記者 王穎皓、米世婷、陳文馨/採訪報導
已故導演齊柏林透過紀錄片《看見台灣》讓社會看見花蓮的勇士山因開採石礦而露出光禿禿的山面。齊柏林的遺作已響起石礦過度開採的警鈴,為減少源頭的開採,台灣有人正在為此付出努力,從剩餘石材再利用開始改變。
台灣石頭工藝興衰
走進位於花蓮市的石藝大街,放眼望去便是一整排的石頭手工藝品店,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都是由各種不同的石頭加工而成。販賣的品項從印章、項鍊、手鐲到裝飾蘋果,無奇不有。這些石頭都是在花蓮當地的加工廠批發回來,但若要做成項鍊或串珠手鍊,就得親手一顆一顆地串起。
石頭藝品店的老闆娘賴寶蓮,一邊摸著自己串好的水晶手鍊一邊說,她每天都拿著透明的細線將石頭一顆顆串好,是項非常吃眼力的工作,若遇上店內生意興隆的時期,四、五個人一起串,一天可以串上好幾千條。隔壁店家的老闆娘林愛卿也分享,台灣目前都是老一輩的人在做石頭手工串珠,但這實在太傷眼力,再過不久又有一批人要退休了。
逛完整條石藝大街,在石頭藝品店中,販賣石頭藝品的人,年紀約莫都在五、六十歲。唯獨一家店裡,站著一位31歲的男子石柏偉在幫忙顧店,他表示,現在年輕人對石產業的工作多半沒有興趣,就連自己也是因為家族企業的關係,才從台北回到花蓮來幫忙。
走在大街上,還可以很明顯地發現,有部分店家已經沒有營業,幾乎所有店家都一致認為,這個產業的繁華已成過往雲煙,近年隨著陸客與日本客的減少,有很多石頭藝品店都只能賤價賣出,石藝品的優勢已經大不如前。
還在營業中的店面則擺滿各種石頭藝品,有些是還沒有加工過的石頭,老闆娘林愛卿表示,加工後剩下的石材,以前都直接丟掉,但現在有些人就是喜歡石頭原本的樣子,這些石頭不須經過拋光處理或特定形狀的裁切,就直接以原形賣出,讓原本是垃圾的碎石發揮自己的價值。
石之無味 棄之可惜
不管是在石材加工廠,或是建設的工地,四處都會看到石材碎片,有些會直接送到加工廠丟掉,有些則會被回收再利用。一年多前在石產業從事業務工作的石晏慈,發現加工後剩餘石材的價值,便將加工廠或工地的石材碎片拿來回收再利用,並且開始在網路上經營石頭藝品店。雖然石藝品的買氣已經大不如前,但她秉持著「石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信念,堅持利用剩材製作石藝品。
石晏慈說,人們把天然的石頭挖出來,最後若是把它們像垃圾一般地丟棄,那真的非常浪費,而這就是她開創石頭藝品店的原因,希望利用加工廠或建設工地剩餘的石材,回收再利用,做成漂亮的石頭藝品,充分發揮石頭的價值。
此外,石晏慈拿起手作的大理石戒指,介紹戒指上面的大理石是加工廠剩下來的角料。它的大小比一般戒指大,因為這已經是大理石可以承受最薄且最小的狀態了。
談論到堅持用剩餘石材製作藝品的困難,她表示,因為自己不是石藝品的批發商,所以只能少量生產並限量發售,對加工廠來說少量製作是不符成本的,所以光是要找到願意與她配合的加工廠就已經很艱困了,目前找到的廠商可以幫她加工石材,同時又能接受她的設計,是非常難得的事。
石晏慈分享,她曾經接過一個設計獎盃的案子,獎盃是要頒給客戶公司裡有達到績效的員工。於是她將獎盃設計成一座山的樣子,並開始幫產品套入故事「一山還有一山高」,希望獲得獎盃的人,了解未來的路還長,強者也處處皆是,因此要記得保持謙虛的心。
在製作獎盃時,石晏慈遭遇重重阻礙。獎盃總高度要十三公分,但一般剩材的厚度只有兩公分,於是,她便拜託加工廠將一片一片的大理石剩材疊上去,總共疊了七片,過程比起一般原石製作又多了一道手續。話音剛落,她也感恩廠商最終願意接受她的種種要求。不過以剩材堆砌而成,代替整塊完整的石材,才符合她至始至終堅持「石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理念。
石頭產業力求轉型 邁向環保趨勢
利用剩餘石材將石礦價值發揮到淋漓盡致,這樣的理念起源可回溯到民國50年代,當時台灣東部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因此富含石礦資源,加上海運便利如虎添翼,使得東部的石礦開採以及加工出口占極大優勢。
然而,人們對於環境與生態保護的意識漸漸高漲,再加上民國76年政府實施匯率自由化政策,不利出口,導致一些技術落後的傳統加工業經營困難,迫使石材產業轉型經營。大理石企業的老闆娘吳麗香表示,當時有一些廠商還是持續在做石材加工,但很多沒賺錢的廠商就只好關門大吉。
因此,之後繼承的第二代設法轉型,開始引進國外的石材,一方面減少對上游的開採,一方面國外的石材選擇也較多,更能做出有力的建材價值。吳麗香也強調,由於在石產業打滾,耗時又耗成本,因此,不管是石材業的老闆或工人,都要有永續經營的心,否則就不適合投入石頭加工這個行業。
記者採訪當天正逢環保局稽查,吳麗香也順勢向介紹在這些規範底下,加工廠所做的措施。因為傳統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因此加工廠新引進切割機,機器是以水刀來切割石塊,所使用的水資源會不斷循環,甚至可以看見魚兒在蓄水池裡優游,從沉澱槽、貯水池到汙泥暫存區,一連串的動作都是回收再利用的概念。
加工廠切割石頭所產生的汙泥會先放置在汙泥暫存區,之後再送到資源公司,他們會將曬乾的汙泥拿去亞洲水泥與台灣水泥工廠做成水泥,這些汙泥的成本比開採加工後的水泥低,不過加工廠的汙泥也不足以覆蓋水泥企業的需求,所以繼續開挖台灣山林仍是石礦業的最終選項。
「循環料」再利用—老屋廢棄建材與廢輪胎
水泥企業繼續開挖台灣山林,破壞美麗的生態環境,也會危害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水土保持不佳更可能造成坡地滑動,威脅居民的生命安全。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山林組主任黃靖庭認為,台灣許多山林不應該開採,但水泥需求量一直存在,要如何持續地產出水泥,同時又能保護環境,是地球公民基金會在水泥業目前希望達到的平衡點。
因此,地球公民基金會提出廢物利用的概念,不直接從上游開採著手,而是藉由台灣廢棄老屋所棄置的材料,也就是所謂的「循環料」。透過將循環料加入水泥製作的環節當中,以減少源頭的開採。這些環保水泥可以用在不需高品質水泥的公共工程上,像是道路工程。同時地球公民基金會也希望找到國內公共工程水泥用量的所有數據,讓政府在未來的工程營建上,訂出統一規範,將環保水泥納入工程中應使用的材料之一。
此外,除了水泥材料本身,其製造的流程中,需要經過高溫的處理,因此,必須用到大量的煤礦。然而花蓮沒有焚化爐,所以水泥業者會選擇燃燒當地垃圾,同時處理花蓮垃圾問題以及減少燃煤成本。但黃靖庭認為,廢輪胎是更好的替代燃料,因為全台一年就可產生12萬公噸的廢棄輪胎,比起垃圾的複雜成分來說,廢輪胎的橡膠材質燃燒起來相對單純。
燃燒廢輪胎的水泥窯溫度可達攝氏1500度,當溫度達到攝氏850~950度時,燃燒輪胎所產生的有毒物質戴奧辛會自動被分解。不過當地居民聽聞要燃燒廢輪胎還是感到人心惶惶。所以未來循環料的構想能否推行、廢輪胎燃料是否能被接受,還是需要公部門、居民與企業互相協調討論,找出一個可被各方接受的解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