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范洛涵/採訪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稱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目前已讓全球160多個國家停課,全球將近90%的學生無法上學。多所大學被迫走向線上課堂,也讓過去不熟悉數位課程的師生,跨出了第一步。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12月2日將舉辦公民論壇「後疫情時代的線上教學發展」,邀請官、學、研三方討論在疫情穩定控制下的台灣後疫情時代線上教學將會如何發展。
其中網路課程代表,由國立臺灣大學NTU COurses OnLine 教學發展中心(以下簡稱 NTU COOL)的教學科技組副組長張暐舜以研發團隊觀點出發,深入探討遠距教學背後的困難、挑戰與創新,試圖找出實體課程與線上教學之間的平衡點。
新冠肺炎衝擊 遠距教學火熱
張暐舜提到,網課平台 NTU COOL 本來就有些線上課程供學生學習,但原本300多門的流量,瞬間因為學生居家自主健康管理及防疫期間的學習需求,增加至2000多門,使用率急遽增加,對團隊來說是一大挑戰。
面對硬體設備調整,及網路頻寬擴增,張暐舜表示並不會影響教學品質,台大實體和線上教學都維持一貫,因為疫情前,其網課平台早已架設並運用。疫情的到來讓觀看人數變多,課程上也上升至1200門課程。
NTU COOL教學科技組組長蔡欣穆補充,關於軟硬體的更新上,平台團隊有開設工作訪讓老師接受以及了解網課平台的運用,也設計了一個系統,總共11間的側錄教室,讓老師可以直接在教室使用,不需額外研究如何操作,平台也會在課程結束後直接上傳供學生使用。讓老師及學生獲得最大化利益。
線上課程 深度學習
談及實體與網課最大的差異,張暐舜表示:
運用線上課程能更深度學習,也相對節省時間,例如實驗課老師只要示範一次就好,而透過影片留言與討論區功能,更能反映出即時互動,學生有問題的部分也可以再次回顧。
「老師可以透過平台後台數據看到學生觀看影片時間、完成率,設計上免除了老師的顧慮。」張暐舜表示,掌握了這些資料,即使學生不在教室上課,還是可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更因設置了匿名功能讓平常不敢發言的同學多了學習機會。
平台也會蒐集學生及老師的意見,並加以改善,讓21世紀新時代學生,運用到更多網路平台資源。張暐舜提及,NTU COOL並不僅是純線上課程平台,更偏向互動性,彈性更大,跳脫以往單向的教學模式。
NTU COOL透過期末訪談,發放接近200份的問卷給疫情期間使用網課平台授課的老師,得到80%老師的回饋,經過疫情期間使用網客平台的經驗,下學期也會願意繼續使用,對老師也是個鼓勵。而後續反應學習成效,老師端也依教學經驗上來看,學生使用網課學習成效並未比較差,甚至可能使原本成績低落的同學因為線上課程影片能重複的觀看學習,而達到成績上的進步。
網課是延續也是創新
在疫情退燒下,後疫情時代的來臨,提及網課平台未來發展,張暐舜認為,實體課程及網路課程都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彼此相互配合及融合,才能達到學習的最大化的效果,並無優劣之分。
運用線上教學一方面確實能提升老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效率,二方面能將實體課堂時間做更多元的運用。張暐舜表示:「因為疫情期間短時間上沒有辦法比較出一般組與對照組,學生學習效能是否與實體課程有所不同,仍沒有確切數據。」。
過去,遠距教學受到軟硬體限制,疫情的到來不僅考驗了網課平台的執行,更擴大對網課翻轉教室、創新教學的新面貌及可能性。張暐舜說,未來將持續推動網課平台,更預期啟動混成式教學,網課平台與實體授課相互配合融合,使學生學習能有更多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