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景淳、李依庭、梁元瑄/採訪報導
「你們怎麼敢!」(How dare you!)瑞典氣候女孩桑伯格(Greta Thunberg)在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痛批當局者們只顧經濟發展,面對氣候變遷的急迫性毫無作為。怒吼的同時,全球各地皆面臨氣候的反撲,人類的行動刻不容緩。
地球反撲 面臨挑戰
近幾年,極端天氣事件頻頻發生,相較於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發生更快,所造成的災害和衝擊也更大。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盧孟明解釋,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不同,前者為長時期平均值變化的結果,後者則是氣候中的極端現象。在未來,乾旱、強降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恐增。
他表示,會有更多的未知挑戰發生,例如生態鏈、沿海地區的生存條件都會受到影響。如何應對逐漸成為日常的氣候殺手,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災害釀損難估 經濟面臨考驗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發布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發生超過7000件重大天然災害,造成超過兩兆美元(約為57兆新台幣)的經濟損失。相較上個十年,增加1.34兆美元(約為38兆新台幣),可見氣候災害對全球產業和經濟體影響甚大。
台灣低碳社會與綠色經濟推廣協會理事長李堅明點出,面對氣候變遷,碳排放量高、能源密集產業以及農業會受到最大的影響。他認為,這些產業需符合國內《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規定,還須配合國外上游廠商自訂的轉型政策,如採用綠能及減碳,這些轉型必須承擔一定的成本風險;農業則是一旦氣候改變,將連帶影響整體生產帶。這種「看天吃飯」的產業必定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落實減碳 延緩暖化
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66國盼能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目標。「淨零排放的觀念已經從國家到國家,延伸到大企業間。」李堅明認為兼顧經濟和永續環境,必須發展綠能,利用風力發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降低燃燒天然氣、石油發電的比例。在電力系統上則需達到「脫碳」,實際減少碳排放量,進而發展減碳市場,透過買賣綠電和碳排放量賺取利益。
李堅明指出,企業應更重視循環經濟,減少開採化石原料及資源的使用,使用更耐用、可循環之原料,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並盡可能將廢棄物轉換成再生資源。他指出:「讓一滴水可以用三次、五次、甚至七次」,如此一來便能使資源永續循環。
此外,最重要的仍是個人的社會責任,從消費者自身做起,減少使用一次性商品,並選擇減碳、環保商品,向上督促企業、工廠使用綠能、發展循環減碳商品。
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減反增,各國節能減碳政策成效令人質疑。但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前研究員汪中和認為,節能減碳不單單只是口號,只要能落實並達到碳中和,長期下來就能減緩暖化速率。
儘管聯合國呼籲各國減少碳排放,但全球碳排放量仍沒有明顯降低。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署、製圖/王芳瑋
盧孟明也指出,減少火力發電的比例,以及減少土地開發、森林的砍伐,再加上發展碳捕捉與封存技術(CSS),將排至大氣層的溫室氣體有效回收,必能延緩極端氣候的衝擊,降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汪中和指出,面對現在進行式的氣候變遷,無法預期往後是否會發生更嚴峻的極端氣候事件,因此更加考驗國家、企業以及個人該如何做出實際的節能減碳、永續行動。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
氣候異常頻率高 全球缺糧拉警報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資料顯示,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非洲的索馬利亞半島正遭受70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綠色和平組織統計,這場蝗災將威脅東非1,900萬人的糧食安全與生計,迫使索馬利亞在今年2月2日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極端氣候所造成的乾旱和洪水,構成最適合蝗蟲生長的環境,因此大量的蝗蟲不斷繁殖,且具有破壞力。根據綠色和平組織估算,面積1平方公里大小的蝗蟲群,一天之內吃掉的食物相當於3.5萬人份量。不只是農民的心血化為泡影,更是造成非洲的糧食危機。
極端氣候所導致的糧食危機,不只影響單一或幾個國家。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師劉玉龍指出,在氣候的變化下,植物的生長環境遭受改變,任何作物將受到影響,進而迫使產量下降。李堅明推測,因為人口數量逐年上升、農耕地大量開發和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大約在2030年全球就會面臨糧荒。
面對缺糧危機,汪中和認為,最根本就是做到節能減碳、降低暖化。但他也提到,節能減碳降低暖化速率需要長期的投入,效果才能彰顯。從短期的策略來說,各國應先建置好防災預警系統,才能及早預防更大的災害發生。
台灣該如何應對缺糧的情況,劉玉龍表示,台灣整體而言的糧食自給率不高,因此穩定糧食進口來源,以及利用科技化技術發展室內蔬菜稻米農作,是政府應該著手的目標。但李堅明認為,長遠來看就算科技再發達,耕地和氣候仍舊會造成威脅,所以從個人做起的節能減碳才是減緩影響的長久之計。
李堅明表示減碳不能只注重在企業,應該要從個人做起。
|
物種生存受威脅 國際著手擬對策
近年因極端氣候導致環境因子改變,造成許多生物棲息地受到破壞。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副教授楊之遠舉例,全世界蝴蝶數量的減少,以及海洋魚類居住地的改變,都會影響整個生態鏈。氣候變遷不僅僅會對單一物種造成破壞,又因物種間存在交互關係(競爭、捕食、寄生、互利),產生更大範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書《地球暖化1.5°C》中指出,高緯度的苔原及森林會因氣候變遷而退化,木本灌木也往高緯度地區移動,間接影響原海拔高度的植物生長環境。生物因氣候變化遷移,影響原有物種的生存,此一現象將增加外來種的入侵機會,對生態系平衡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即使國際間已有簽訂具法律約束力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施文真提到,此公約的規範是屬於原則性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因應極端氣候,締約國可依自己的狀況選擇保育措施,公約內容也較針對保護種原庫的遺傳資源,與現今一些國家因極端氣候導致的棲地問題並不直接相關。
施文真強調,相較於《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更鼓勵會員國不僅要降低碳排放量,也要強化森林、海洋這種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環境,在兩公約的架構下應對極端氣候,會是當前較適宜的做法。對此,李堅明提到,國際間也建立「碳市場」以重視綠電買賣。若能將綠電普及,碳排放量降低,再加上有效減少生物多樣性的衝擊,將能使環保與經濟達到平衡點,使地球永續發展,全球暖化也將得到緩解。
參考資料/數位時代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