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楷昇、吳芳儀、劉德懋/採訪報導
迷因為網路上的溝通帶來了新的可能,它因應資訊的快速展現視覺化的特性,而視覺化的背後所表現的是人們對於內容迅速理解的訴求及文字傳播的不足。迷因梗圖在補足文字缺點的同時,其優勢也構成傷害。
網路資訊傳播的視覺化
有了社群平台的概念之後,人們主要使用的平台從部落格、Facebook、Twitter到Instagram,經歷數次改變,不難看出其中有越來越以文字外的內容為導向的趨勢。內容以文字為主的平台使用率下降,而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使用率則提高,Instagram與Facebook的使用率消長趨勢就相當明顯地呈現這種變化。更甚者如同抖音這類的平台出現,雖然它較不符合社群平台的性質,卻也反映人們越來越傾向於較具視覺衝擊的內容。
基於網路上資訊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且幾乎所有人都可以為資訊的傳播者,內容之多使得人們接收資訊的時間相應增加,針對單一資訊的觀看時間卻下降,如此一來反而是視覺化、能快速理解的內容可以在資訊海當中取勝。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林日璇就認為,現在人們在社群網站上瀏覽一篇文章並決定是否要看的時長可能短至數秒,超出一定字數、沒有標題及分段的內容是不可能消化,圖片才是最方便的。
從人們對不同網路平台的選擇可以看出內容視覺化的趨勢,而在特定平台之內的使用習慣也是如此。在Facebook這個原以文字為主及Instagram這類仍保有文字特性的平台上,文章的字數漸漸變少、圖片增多,甚至迷因圖大量地出現都是表徵。相比於不同平台所展現的視覺化趨勢,迷因由次文化成為主流更是代表網路整體溝通與理解模式的轉變。
迷因自需求而生
迷因圖與梗圖的模式常是單純的圖片或可搭配簡短文字,透過這類影像的協助,人們可以更精準地傳達某些文字難以傳達的訊息。「它一開始是以表情的部分為主,比如說黑人問號、加油寶寶,那是很早期開始從國外開始有大量的流傳。」林日璇指出,迷因誕生最初的立意是用以補足文字在情緒表達上的限制,到較後期時才有以迷因本身為主體的形式出現,他們可能用做嘲諷或戲謔等。
網路世界的對話總是缺乏判斷對方情緒的依據,在雙方看不到彼此臉部表情的對話情境中,迷因圖就能代為表現心情並做為判斷對方情緒的另一個線索。「你們應該都知道PTT吧,如果是這樣子的系統,你比較難去上傳一個圖片,當然現在已經有了,以前是比較難。」她以PTT的例子來分析圖片的有無對於網路溝通的影響。
「在沒有圖的情境之下,所要表達的事情必須要用很多不同層次的線索來讓人理解,如果只有文字是不是就很容易吵架,因為你聽不到我的聲音,可能就會覺得我在嗆你。」
另外,相比於同樣為輔助傳達情緒的表情符號、貼圖等,林日璇認為迷因的表現會更為傳神。有時候人們竭盡所能地利用鍵盤上的符號湊出一個臉部表情或身體姿勢(比如鞠躬、跪下),對方還不一定能看懂,但是迷因卻是一目了然。
迷因的武斷及作為 網路時代的折衷
迷因是為了更完整表達意義而出現,如同早先提到它可以輔助文字的不足並且具有效率,然而迷因在視覺化的網路中常取代文字成為內容的主角,這將會使整個網路對於內容的理解方式產生影響。當迷因作為傳達意義的主體,必然可以用更少的文字來讓人們理解事情,但這是建立於將事情的過程及因果省略的結果,這種用法下的迷因尤其是迷因的組圖,反倒令意義的傳達更不完整。
以往閱讀文章時,人們可以看見一件事的發展脈絡並在接觸文字時採取理性的思考模式,分析當中的描述是否符合邏輯,當迷因直接指涉某事物與某事物有關聯時,相對就沒有判斷其真假的依據。長久下來人們對資訊的理解就會趨向武斷,因為迷因過度簡化理解的過程,直接使人們相信它的說法並放棄了思辯,對於社群討論來說,會抑制其他的想法出現。
迷因操作在純粹為娛樂所用的迷因圖中影響不大,倘若內容涉及政治或社會議題時則需要特別注意。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鄭宇君提到,迷因主要的目的應是吸引人的注意,但在吸引到他人注意力之後就會產生後續問題。「我並不會特別鼓勵政府單位或官方使用迷因,因為迷因的訊息曖昧不明,它常常會產生過度解讀或把事情過度簡化的情況。」
不過迷因在視覺化的趨勢中並非只是帶來傷害,它到底是好是壞還是要由使用迷因的方式來判斷。在進行宣傳或宣導時,它將是一種折衷的作法。針對使用迷因之後的後續處理,林日璇建議對於一些較艱深的議題若可以在迷因吸引到閱聽人之後,再提供更多深入的資訊,或使用一系列數張帶有部分資訊的迷因圖,讓閱聽人多少接受到一些資訊將好過於他們完全不看。
相關系列報導:
精彩融媒體報導:《迷因的起源與在台灣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