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考2】111學年考招制度 備審資料2.0上場

記者 黃冠蓉、黃嫊雰、羅楚瑜/採訪報導

學測考完然後呢?備審資料成為一大難題!

在大學甄選委員會提出的個人申請制度下,學生填選第一階段的志願後,就必須急急忙忙的準備一階通過的備審資料。從以往到現在,備審資料都是學生一大難題,在有效的時間內,必須將自己高中三年的學習過程回顧一遍,除了要挑出經歷寫出感想外,還必須要附上參與證明或是照片。

大學選填志願後,備審資料成為學生一大功課。攝影/黃冠蓉

現今許多學生準備備審資料時,都會認為要拿出成果最漂亮的經歷出來寫,但是在短時間內要完整的檢視自己三年來的學習成果,並不是件容易事,甚至會有許多掛一漏萬的情況出現。「頁數越多越好!」就讀私立高中的學生說,許多師長甚至會認為頁數越多,代表誠意越多,難道這樣真的是一個好的備審資料嗎?

不再只是成果發表  望學習紀錄成為平常

在大學招生委員回聯合會(簡稱招聯會)公布的111學年招考制度下,分成X(學測)、Y(分科測驗)、P(審查資料),而P又分為P1(學習歷程檔案)、P2(第二階段的筆試或面試),而這其中的P1將會改變我們現今對備審資料的要求。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秘書長李昭瑢說道:「學習歷程強的是紀錄,而不是最後的總整理和檢核,學習紀錄可以是讀書報告、實驗記錄、專題討論、展演等等,這些很可能本來就是各科作業,所以只要在做作業之後經過一些調整,做一個簡單的評估,就證明自己在實驗過程有反思。」

教育部已在各高中建立了學生歷程檔案,開放學生每學年上傳一次,最多可以上傳六項學習成果,經由老師的認證,一同由學校交給教育部。

多方面的學習紀錄,使學生可以更加投入活動。攝影/黃冠蓉

「學生不必在高三的最後一個學期才開始回顧,而是在平時就將自己的學習歷程記錄下來,無論結果是否完美,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檢視,是否學到了什麼技能,如何跨越挫折,然後在要提交審查資料時,就能從學習歷程裡面,挑自己最滿意的紀錄呈現,這是一個平常有存款,需要時就提款的概念。」李昭瑢笑著表示。

備審資料不再只是高三最後的作業,而是成為平日學習紀錄。攝影/黃冠蓉

教育滾動式改變 心態必須一同跟進

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認為,「教育制度一直有朝著好的方向前進,但問題就是學生、家長還沒有充分的了解就推行,容易讓大家緊張。」所以他們也有計畫要在YouTube設立媒體平台,培訓相關宣導人員幫助家長、老師,以及學生三方對目前改革內容的了解,也計畫在這個平台做重考生的議題以提供更多的資訊,如果重考生需要任何諮詢和輔助,也有人員可以提供協助。

對制度上的不理解,在網路上也提供更便利的查詢系統。圖片擷取自/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

隨著教育制度配合著大環境及多元教育不斷改變,學生、老師、家長的心態都必須一同跟進。李昭瑢認為,111學年考招制度的改變下,老師在平時出作業時,就需要考量到如何讓作業能規劃至學習歷程,而非只是為了學業成績, 學生也必須主動參與,多加思考,而非一味的說什麼就做什麼,而家長也必須了解制度的改變,備審資料已不再像以往一樣,只要做得漂亮、份量重,才叫做完整。彼此互相了解立場,才能讓教育制度的實行效果最大化。

 

精彩融媒體報導:《大學重考風再起——如果人生可以選擇重來

系列報導:

【重考1】升學主義打不倒!台灣教育問題出在哪?

Posts created 1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