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珮瑜、李雅雱/採訪報導
台灣社會日漸趨向少子化與高齡化,越來越多人選擇飼養毛小孩,食衣住行皆無微不至的照料。不過,飼養毛小孩的過程,難免會碰到牠們調皮的時候,而這常常困擾著主人。為了更了解這些毛小孩的想法,近年「寵物溝通師」這個職業越來越盛行,當飼主碰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有些主人會選擇透過這個管道,將寵物溝通師當做自己與寵物之間溝通的橋樑。
每個人接觸寵物溝通的理由不盡相同,寵物溝通師露絲表示,她最初是為了想知道,還能為自己離世的毛小孩做什麼,進而接觸這個領域,後來慢慢地累積一定的經驗後,逐漸成為一名寵物溝通師。
寵物溝通,簡單來說通常是透過一張照片、些許文字描述、各種感官,利用「超感官」來體會動物想傳遞的訊息,但也因為人與動物的世界不同,所看見的、感覺的會截然不同,寵物溝通師通常會將自己的感官和寵物連結,盡可能詳述所聽聞的訊息,傳遞給飼主和寵物。
露絲分享一段特別的寵物離世諮詢經驗,她說:「當主人在哭泣的時候,我看見的影像就是寵物會用自己的身體去幫主人擦眼淚,然後弄的全身濕透,希望主人不要難過。」其實,寵物跟主人習性、口吻、個性是很相像的,透過簡單的對談就可以知道主人的樣子,可說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寵物溝通並非簡單的形式,露絲想告訴飼主:「實際的陪伴跟用心花時間互動,其實是可以不需要經過他人就可以傳遞到彼此心中,將心比心、身體力行、言而有信、心懷感恩這才是最棒的溝通方式。」
就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仍有許多人談論寵物溝通的真假,面對一波波質疑的聲浪,台灣動物溝通關懷協會理事長黃孟寅表示:「在諮詢的過程中,可以減少接收飼主傳遞的訊息,主動提供接收到的所有資訊,減少被說套話的疑慮。」
此外,為了提高訊息接收的準確度以及確保飼主能夠安心溝通,溝通師除了可以考取相關證照,平常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也很重要。溝通師跟運動員很像,也是會有身體狀況好跟不好的時候,如果身體狀況不佳就會影響溝通準確度。黃孟寅表示:「一般在正常諮詢的情況下,十道題目中,命中率七題才能達到有效溝通。」
身為六隻貓咪的主人何佳宜說:「牠們是動物,思考模式和眼中的世界與人類不一樣,牠們也用牠們的角度在認識這個世界和認識你。」她曾經做過多次寵物溝通的經驗,何佳宜認為寵物溝通只能當作一項輔助方式,若是真的發現寵物的身體有狀況,還是需要尋求獸醫的協助,不能單靠一方的說法。
對於飼主做寵溝通這個行為,獸醫簡聖祐表示:「醫學上面來講的話,我們是獸醫師,要遵循科學的方面做處理,有幾分證據我們講幾分話。關於它溝通的這個部分,有時候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方向,可是我覺得這個東西它其實就是一個僅供參考,大部分來講它畢竟是一個不科學的東西,所以對我們來講其實它就是一個參考用的東西,我不會對這個東西嗤之以鼻。」
露絲也說,若想要更了解你的毛小孩,透過購買坊間的書本也可以自學寵物溝通,並且在學習過後能夠更貼近自己飼養的毛小孩。「寵物溝通」如同一種信仰,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找溝通師做寵物溝通之前,無論飼主選擇或相信哪種方式,消費者本身事前做功課是必須的,尋找自己青睞的溝通師也很重要,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