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祐寧/採訪報導
一棟四層樓高的老宅隱身在桃園市區巷弄中──本立自然良品,由林家三姊妹共同成立,是一家友善環境的店舖,店內使用原始天然的生活物品來減緩環境負擔。本立,是這個時代為數不多的溫柔。
本立取自爺爺林本立之名,後來由二姊林秀蘋延伸為「以自然為本,立足於大地」; 林琳說,好像沒有什麼詞彙,能比爺爺的名字更精準的傳達店舖理念了。
本立隱身於桃園中原路內的一處老宅,外觀就和一般民宅一樣,然而它卻是一家店鋪。本立的前身是「博愛診所」,父親是一名中醫師,林琳說父親在她13歲那年離開人世,但帶給她的身教卻受用一輩子。透過三姊妹的改造,原本家中的匾額,都轉為本立的裝潢建材,如今在本立店鋪多處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二姊林秀蘋,為BONTE好物金工創辦人,BONTE意指法語的良善。大學畢業於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一開始想要從事平面設計,但發現視覺藝術人才濟濟,想要學一個比較少人拿手的特殊專長,因此畢業後考至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研究所金工組。
看似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她說,其實都是相關的,只是一個是策略的思考,一個是藝術的發揮,自己創品牌也需要做CIS(企業識別系統)設計,這些都需要有行銷的基礎。
林秀蘋說,她在2012年的夏至,參加法國布瓦布榭設計工作坊時,認識一位木工,並受他的故事影響。木工只有高中肄業,但因為他很有廚藝天分,家人便把他送至巴黎學習藍帶,而木工也成功當上藍帶廚師。
然而,當他發現一道料理的美只呈現在那一瞬間,最終只是讓人飽餐的食物,所以決定到西班牙鑽研陶藝,林秀蘋坦言,木工的故事改變了她的思考模式,不再受傳統體制框架並決定要用雙手去實踐。
林琳於2014年提出欲在老家創立本立店舖時,林秀蘋內心是抗拒的,但她覺得或許內心最不想觸碰的就是該嘗試的,因此同意並幫忙改造。林家有許多裝置都是使用父親的匾額改造而成,她說,讓過去的中醫診所與本立有連結,讓匾額轉化成小扁凳、木窗框。
林琳表示,大四那年她在美國加州當交換生,發現當地人食物份量大,經常有吃不完倒掉的情況;外包裝也經過很多人為的加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林琳認為這樣的生活很不踏實;因此,她在大學畢業後加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曾帶領企業員工淨灘、偏鄉服務,幫助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她說,這些經歷都是她人生中的養分。
她也在協會工作認識了先生,當時先生決定留職停薪,用步行環島當成先生自己30歲生日禮物,熱愛大自然的兩人就展開徒步環島之旅。
先生因職務緣故,在各地結交了許多非營利組織,他們透過這些連結,融入當地跟隨組織的行程,去感受大自然,深入認識台灣。林琳說,旅程中有很多時間與空間,可以靜下來跟內心對話,現在回想起那73天的旅程,仍然覺得非常珍貴。
林琳環島第一天就有創業的想法,大姊林念慈創立布衛生棉社會企業品牌、二姊林秀蘋設計木頭結合銀的金工藝品,她們也都想要有一個固定的店面,何不自己開一家店呢?在討論後決定在桃園老家成立店舖,她們認為這樣才真正與自身連結,桃園老家也擁有別處無法承襲的溫度。
抓著風箏的那個人──林媽媽
林媽媽楊阿春說,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該採口頭命令式的,而是要讓孩子自主性發揮。林媽媽說,林琳讀幼稚園時,曾向老師發問:「老師你教育我們要愛護動物,但為什麼我們要吃他們的肉?」林媽媽坦言,小時候並沒有硬性規定孩子要吃素,而是解釋這些食物的來源讓孩子了解,後來小孩就決定展開素食人生。
林媽媽說,教育小孩必須要以身作則,也因為三姊妹的父親是客家人的關係,有一種客家精神,能夠用的就善加利用,不管是食材、木材或所有的物件。
林秀蘋大膽地將匾額裁切,林媽媽舉雙手贊成,因為當時的匾額用的都是上等木頭,丟掉非常可惜,她說能把父親留下來的匾額賦予新生命,且又能傳遞新的訊息,何樂而不為呢?這樣的除舊布新並不是丟棄,而是善加利用。
林媽媽說,教育小孩子沒有什麼訣竅,就是要先充實自己,看見孩子的需求,並從後面推她一把,她認為每一個父母親都要往前走,往前走指的是多參與社團活動、讀書會,讓自己擁有豐富的國際觀,就能看得到未來的前景,也才能帶能著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當一位母親就好像是拉著風箏的那個人,眼見風箏要撞到電線桿時,要趕快拉開,風箏飛得再高都沒關係,但拉線端的這個人要一直關注著它的方向,才能適時給予幫助。」林媽媽表示關心孩子非常重要,三姊妹從小有問題都會主動找她討論,因為她從總是提出多面向的方法,分析出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讓孩子自行選擇並承擔責任。
與本立產生連結的人
目前就讀於世新大學新聞系三年級的徐榮佑,曾經擔任林秀蘋雙蛇重生展的志工,過程中聽著林秀蘋講解展覽想要傳達的意義,他不斷的在內心反思那些自己不能容忍的缺點,是不是該趁這個機會去接受它、擁抱它。
徐榮佑說,隨著展覽的作品完成,彷彿得到一個全新的自己。在擔任導覽員時,甚至遇過看展人在他面前潸然淚下,訴說不堪的遭遇,他覺得這個展覽能幫助別人釋放情緒,也能得到重生。徐榮佑表示,認識了林秀蘋才認識本立,他說本立是一個很好的據點,提供台灣在做友善環境的人有了固定販售的管道。
林也小院的蔡致蕙,在南投埔里長大,埔里又被稱蝴蝶王國,她憶起兒時在田裡玩耍時,到處都是色彩斑斕的蝴蝶,隨著工業化發展後,已完全消失,也發現腦海中很美的畫面再也回不去,對她而言是很大的衝擊。後來有了孩子後,想要讓自己的小孩可以看到大自然原始的美,於是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蔡致蕙在一場市集中認識本立,也使用著林念慈棉樂悅事工坊的布衛生棉,後來到本立店舖拜訪,發現她們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與友善環境的理念,聊起來格外親切。蔡致蕙看到各種環境變遷議題,她認為人和自然環境是一體的,破壞遲早會回到我們身上,想要平衡自然環境的損壞,創立友善環境品牌,現在也和本立店舖合作。
已使用布衛生棉七年的部落客Minna,本身就喜愛環境友善商品;今年九月時為了尋找花蓮六和緣(有機雜貨店)的產品,在臉書上得知本立店舖有販賣便前往拜訪。她說,一走入本立就給人溫暖的感覺,像是去拜訪一位老朋友、家人,沒有多餘的距離感或是客套的寒暄,她們是真心想要照顧每一位來訪的客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