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怜妤、黃韻文、陳家悅、錢夏立、黃璽恩/採訪報導
2015年「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記憶猶新,2018年臺灣又迎來新一波課綱改革的浪潮。2018年2月27日,教育部發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以下簡稱新課綱),其中闡明多元文化、國際與區域互動、學科跨領域整合、人民主體意識以及反思與解決問題等訴求,核心概念涉及翻轉教育和轉型正義。
其中二項重大變革,一是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編排上,採「主題式」教學,二是以「區域互動」的框架討論中國史;此案一出,便有學者提出「去中國化」和「捨本逐末」的質疑。而在對新課綱意見分歧的情況下,教育能否成功翻轉,轉型正義能否借助翻轉教育而實現,成為討論要點。
跳脫既定歷史框架 新課綱的不同之處
捨棄以往偏重時序和史實的編年制,新課綱改以主題式的方式編寫,提倡普通高中(以下簡稱普高)階段依循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介紹不同時代面對的議題。藉由歷史的脈絡來建立時間架構,從而瞭解事件之間的關聯,顛覆過去以時間推演來導引事件脈絡的邏輯。
此外,以自發、互動、共好為基本理念,新課綱建議在國中及普高階段執行「歷史考察」,如交流家中長輩的成長故事、當地文化資產的參訪以及規劃和執行歷史戲劇展演;高三加深加廣選修課程部分,則建議新增「探究與實作」,學習如何閱讀、分析、整理歷史資料,藉此培養學生整合與應用的能力。
面對主題式、略古詳今的歷史教育是否可能造成學習不良的爭議,8月時簽署〈堅決反對不符合歷史教育的新課綱〉連署書的世新大學通識中心老師魏美瑗表示,中國文化中有追本溯源、原始反終的德性教養,有「詩書易禮春秋」之教導,這些思想有相對應的古代歷史作為載體。若將這些簡化或省略,會導致對古代歷史的疏離,也可能喪失民族文化傳統的生命與情感連結,無法使後世子孫對先人智慧遺產有親切感,進而有意願去學習、及吸收與消化,可惜又不智。
提到去中國化的問題,她舉例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與改革開放,放在『當代東亞的局勢』主題下,無疑造成中國歷史面目的『模糊化』和『東亞化』,不但裂解了中國史的脈絡,也使中國史成為『他者』的歷史,實解構下一代臺灣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
曾參與2015年反課綱運動的學生朱震則認為,不應執著於連續史觀,可以各種不同觀點來看歷史。而臺灣教育體制不該過度仰賴教科書和考試,就不會衍伸出這麼多教科書不連貫的爭議。他也提到,以前歷史課曾有老師以時事、新聞為主題,和同學做歷史的應證和辯證,如此的課外學習、師生交流,對歷史教育更有幫助。
而略古詳今的取捨是否對學生認識轉型正義有影響,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發起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吳乃德認為,時序仍至關重要,因為了解歷史真相和脈絡是轉型正義不可或缺的一環。
借鏡德國 反思臺灣歷史教育
和新課綱的編排相似,德國基礎歷史教育也是主題式,依照歷史時序講述不同議題。在德國萊比錫大學研修歷史學、漢學與日本學的Christoph表示,德國的歷史教育教導學生,歷史不只是過去一連串的事件,而是解讀、省思、運用這些過去的過程,並努力活出更好的未來。
和德國歷史教育另一雷同之處,新課鋼在普高階段設計「如何認識過去」的單元,介紹歷史事實、史料證據與歷史解釋的區別,培養學生分析、批判和後設思考的能力。
Christoph提到德國70年代的教育改革時說,「六八學運(或稱五月風暴)掀起的思潮是德國和其他很多歐洲國家教育轉型的重要推力。那時的大學生開始問『為什麼』、要求討論和思考,而非只是講述歷史事實。」
此外,德國歷史教育和臺灣的新課綱皆鼓勵介紹多樣的歷史脈絡。Christoph回憶中學時期的歷史課,老師曾向大家介紹兩德統一前、納粹時期的歷史教育內容和框架,為的就是要讓學生知道認知到,在不同時空下,歷史可能被以不同的姿態展演。
德國的教師鼓勵學生從各種角度去了解、談論、同理歷史。但他也直言,臺德國情不同,臺灣歷史教育和轉型正義最大的問題不在公開檔案,而在整理和分析檔案,因此歷史教育更須著墨於「解讀」。
歷史的書寫、教育的制定、價值的建構沒有絕對的標準,會隨時代、社會風氣,以當代集體的發展願景為指標而不斷變動。新課綱的爭議牽涉剪不斷、理還亂的臺灣與中國認同問題,吳乃德提到,教學的目的不是在傳授某一種特定的意識或認同,而是告訴學生什麼是認同、認同是否重要,以及如何批判性思考。
轉型正義 走向「反省」和「和解」的漫長道路
多年來,臺灣乃至全世界不斷在討論的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究竟為何,簡言之,這是不斷同理、面對、思索、反省到和解的過程。其訴求不僅止於對歷史真相的揭發,而是嘗試對社會價值與文化重新定義,企圖得著共鳴;痛定思痛,拒絕重蹈覆轍;修復傷痕,達成和解。
以臺灣為例,前身為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公開了許多白色恐怖時期受壓迫者的日記、判決書、自白書等,回顧並記住那段創痛和抗爭的歷程,以此緬懷受難者,也自我警惕自由民主的得來不易。在行政方面,政府則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調查非相當對價或違反人民自由意志取得的黨產。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林峯正在《轉型正義系列講座》中表示,處理不公義外,也力求讓政黨公平競爭,落實民主法治。由此可知,教育不是建構轉型正義的唯一途徑,還有法律、政治、文化等各層面的交互作用;歷史課程亦非倡導轉型正義的單一窗口,在此之外,有公民、法治、憲政教育,都不可或缺。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茂桂表示,「廣義來說,教育不一定要強調『轉型正義』這四個字。從小學就有情感、同理心、隱私權、反歧視、平等、程序正義的教育,也並非等到高中公民或歷史課。」這就說明,要讓轉型正義的藤順利得生長,必先築起民主法治、兼容並蓄的棚架。
不只是教條 實踐翻轉教育才是關鍵
吵得沸沸揚揚的歷史課綱改革是否具備這麼大威力改變學子的歷史圖像,亦或成功推動轉型正義,值得深思。然而,十二年國教的社會領域課綱中,其實提到課程的設計應顧及不同地區、族群及學校類型的特色,提供課程發展之彈性,強調課程設計需要適時調整、變動,無法硬性規管國民教育機構的授課內容。
張茂桂說道,課綱就如同一個作戰計畫,將領們可能對作戰計畫可能各有主張、爭戰不休。但是爭完了,大家還是必須面對執行的問題,否則課綱仍只是作戰計畫、紙上談兵。
課綱這個作戰計畫的執行、教育資源的合理調整和分配、現下教育制度的改善,到「翻轉學習」的落實,都還有非常多未知的挑戰和困難需要克服。
而面對龐大且紛繁的翻轉教育以及轉型正義議題,或許更應該關注的不是歷史課綱的去中國化爭議,而是新課綱能否告訴學子要如何面對歷史、面對過往。
10月26日,教育部發文公告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即將於108學年度依照不同教育階段(國小、國中、高中一年級起)逐年實施。
新課綱是否能做到教育翻轉?是否能引導莘莘學子,甚至整體社會航向最合適的轉型正義而不迷失方向?不單是教育部所屬機關的課題,更有賴政府、所有學子與公民社會的每一份子相互了解與協作,並將歷史教訓、教育理念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