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蕭名君、陳婉萁、張嘉娟、張語晴/採訪報導
年底大選將至,十項公投案夾雜其中,與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的法案,起源於去年度臺灣婚姻平權劃時代的改變——大法官釋憲,判決文指出《民法》中「婚姻應由一男一女組成」之規範違憲。此事一出,臺灣社會中不同的聲音也帶來許多爭議;然而,這些紛擾雖聚焦在「同志」,卻也只是性別教育的其中一塊。
「性平教育」涵蓋的範圍廣泛,但大眾卻只圍繞著「同志教育」,進而讓多數人將「性平教育」與「同志教育」畫上等號,但事實卻未必是如此,性平教育的學習內容與核心指標究竟為何,值得大眾探討。
性平知識大眾認知不一
十二年國教課綱規範學習階段學什麼。隨著時間演變,《性別平等教育法》內容的完整性在各方面皆有持續提升,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中,以「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等教育實踐」為基本理念,期盼透過終身學習,讓學生能在開放、多元且接納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推動性別正義的實踐。
而十二年國教課綱中,也根據不同教育階段,在各種學習主題下給予學生相對應該達成的核心素養;然而,教育部雖已明文規範「性平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學習目標,但現行社會中,相關的言論仍十分縮限。
問及性平教育的內容,目前就讀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反射性地回答「(就是)男女平等啊!」,往更深入地詢問,除了性器官的差別,答案僅剩不知道了。
教育部的課綱內容詳盡,但成效有限,教育目標無法順利推行。而當學生對性平教育內容仍一知半解時,卻又受到新輿論的混淆——「性平教育」等於「同志教育」。隨同志婚姻議題討論度提高,大眾回頭檢視性平教育的內容,不小的聲浪將性平教育與同志教育畫上等號,也讓不少人重新思考性平教育的真正內涵。
學性平就會變同志? 家長質疑教材適齡性
對性平教育內容一知半解的,不只學生,真正理解其內涵的家長又有多少?在此次幸福盟提出的「愛家公投」第二項主文中質疑,十二年國教課綱「性平教育」的適齡性,認為不應對未成年孩子實施「同志教育」,否則恐怕會影響其性別混淆與身心發展。
今年八月中旬,教育部課審大會審查十二年國教課綱之社會領綱,當時在公聽會現場,有不少家長代表發聲,期盼能將「同志教育」從課綱中刪除。
最令家長不滿的是課本中「性別光譜」的教材,認為在國中小時期學生,在尚未有成熟的判斷能力時,讓他們圈選自己的性別落點,或是上台發表自己對易裝、變性者的想法,有鼓吹學生變裝、變性之嫌,且可能導致他們對自己性別認同的懷疑,這也家長最憂心當前「性平教育」的理由,惶恐「同志教育」淪為同性戀養成教育。
安定力量主席、下一代幸福聯盟顧問孫繼正,和普羅大眾有著同樣平凡的身分——孩子的父親,當婚姻平權在台遍地開花的同時,孫繼正擔憂的是另一個面向。他解釋,「性平教育」中涵蓋許多內容,如情感教育、性教育,雖然適當的學習「性平教育」相當重要,但「同志教育」不應冠冕堂皇包裝在性平教育內,應順其自然去認識它。
他進一步指出,學習、認識「同志教育」並沒有錯,但不應過早加入課本教材之中,孫繼正說,國小時期的孩子不懂群友與密友的差別,所有性別都是好朋友;當孩子升到國中,來到了密友期,孩子若跟同性朋友非常要好,此時接觸「同志教育」,恐怕會產生性別混淆的疑慮,使孩子認為自己喜歡同性。
「將心比心。」孫繼正表示,支持將「同志教育」列入「性平教育」的同運自由分子,應提出數據證明學習「同志教育」並不會讓人成為同志,否則各說各話以後,也能夠選擇不負責任。他也批評,制定政策的單位,內部充滿不同意見難以統一,所以更無法處理接踵而來的問題,又如何談修改課綱呢?
從學校出發 性平觀念應從小建立
當檯面上正為「性平教育」議題爭鋒相對的同時,也有在背後默默為此耕耘的小人物。台北市滬江高級中學輔導組長陳依蘋認為,「性平教育」的觀念應從小培養,即便現代資訊發達,學生能從各種管道得到不同訊息,但陳依蘋表示,經過學校的課程吸收,或是同儕間的相處成長,所獲得的性平觀念也更佳。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伍維婷甚至認為,「性平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基本的概念,如何讓學生不帶刻板印象和偏見去與他人互動,應該從幼稚園就開始教導正確的性別平等教育觀念。
陳依蘋說明,滬江高中會邀請校外團體或演講者,到校園裡進行「性平教育」的大型講座,並將「性平教育」融入各學科,期望學生在校內課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吸收性平觀念。伍維婷說,孩子離開家庭進入社會化的第一個場所即是學校,學生要學習與同儕相處、與老師互動,因此學校對於「性平教育」的實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跳脫刻板印象框架 學者盼性平教育真正落實
即便台灣在同婚權益上,已經獲得相當多的支持,但性平教育的紛爭卻未曾平息,「平權公投」與「愛家公投」對於性平教育的部分,始終持相反意見,不論「同志教育」是否被列入教科書中,理解性別平等教育的真正內涵才是真諦。
「不管學生是何生理性別、性別氣質等等,都要能夠在校園裡自在活動。」伍維婷說,即使台灣在婚姻平權發展早已領先多國,大部分非異性戀學生,仍舊會收到不友善的眼神,因此她認為若性平教育真正落實,將會給不少學生帶來幫助。此外,伍維婷認為,性平教育帶來的另一個反思是,學生應跳脫大人加諸的框架,思考自己是否接受被刻板印象安排的人生,以及社會自成一格的氛圍。
「活出精采自我,並學習尊重他人,出社會後將正確的性平觀念發揚光大。」這是伍維婷作為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者,最終期盼看見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