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冠宏、葉修宏/ 台北報導
科技時代來臨,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愈來愈高,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平常等公車時,能使用手機查詢公車動態;在外旅遊卻沒帶相機,可以使用手機即時拍照記錄;線上點餐、轉帳付款也可以透過手機完成交易。憑藉一支手機,就能處理生活上的大小事,但也因此出現過於依賴手機的情況,產生科技焦慮等情況。
民眾謝先生表示,每日平均使用手機的時間大約八小時以上,如果沒有帶手機出門就像沒帶水瓶出門一樣,突然想喝口水卻沒有水喝,就會很焦慮,心情一直受影響。
除了日常生活的應用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配合各式社交 APP ,成為現代人常用的溝通方式,透過 APP 交辦事情、聯絡感情,漸漸取代了傳統的面對面溝通模式。
世新大學日文學系學生張書豪提及,現在討論報告和同學聯繫事情,常用 Line、Messenger 溝通,如果沒有它,很多事情都不能做。
雖然以社交軟件傳遞訊息相當便捷,但過度使用它也可能造成依賴,甚至降低人正常的社交活動能力。
世新大學諮商中心主任黃小玲指出,手機使用過量,可能造成心理和生理成癮。 一旦停下來不用手機就會覺得不自在,感到焦慮或引發一連串情緒問題。智慧型手機為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也提供娛樂,但也常讓人無法自拔,稍不注意就滑了好幾個小時。
黃小玲直言,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六小時以上,便是成癮。使用手機時應提高「自我的注意力」,進而提升自制力,隨時注意使用時間,一發現超時使用就立即停止,避免手機成癮。
智慧手機的方便、多功性,使日常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元,帶來許多益處;但不當過度使用,也會引發情緒焦慮、依賴手機等負面問題。
科技日新月異,如何善用手機幫助生活,而不被它綁架情緒,已成為現代人需思考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