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創新教育1】翻轉教育不平等 新創平台提供優質教育

記者 陳宥蓁、陳宥均、羅宇彤採訪報導

「在台灣,孩子的出身決定了他的未來。」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以下簡稱TFT)致力於解決「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期盼不論城鄉出身的孩子,都有公平的發展機會。而今(2020)年,TFT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發展教育創新合作社(Education Colab),透過各界的整合,為教育帶來新氣象。

遍地開花 盼質變帶來量變

教育不平等一直存在於台灣教育環境中,TFT招募推廣組資深專員鄒宗翰解釋,教育不平等是包含孩子、學校、社區和社會等面向的社會結構性問題,相當龐雜卻又極需被解決。於是創辦人劉安婷在2013年成立TFT,期待透過系統化的方式對台灣教育產生改變。

TFT本著「改變教育不平等」為初衷成立,致力消弭教育城鄉差異。攝影羅宇彤

TFT行銷企劃組專員歐冠廷談到,創立理念是期盼透過「人、場域、系統」三方面來解決教育不平等的狀況。TFT培育相對應的教學人才進入教育現場探查問題,但在結束兩年的任期後,教師不一定會繼續留在教育界耕耘,轉而帶著第一線積累的經驗到媒體、政府等環境,串聯多個領域的動能,在台灣教育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現今與TFT合作的學校有非山非市、部落、實驗三種學校類型,其中非山非市據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顯示,是被該部核定需協助教育資源的公立高級中等以下非偏遠地區學校TFT會優先與高學習需求地區的國小合作,他們不一定缺乏物質資源,而是當地學生學習需求的多元性未能得到回應。

這些學校多位於台灣偏鄉學校比例較高的台灣中南部和東部,針對增加北部合作學校,鄒宗翰表示,比起「廣」,TFT更傾向「深」的發展。相較於在台灣各縣市插旗合作學校,向下深耕改善教育不平等,更符合TFT創辦初衷,希望可以高成效的改變這些學校,喚醒教育界對此議題的關注,創造更多可能。

為台灣而教(TFT)成立於2013年,截至2020年底已累積與68所學校合作的經歷。照片提供╱鄒宗翰

多元教師培訓 注重「做中學」

TFT甄選流程共分為網路審查、書面審查、團體面試三階段,經過三階段面試後可成為計畫成員,進行為期五周的密集訓練,內容包含基礎教學知能、領導力與溝通協調等。目前已進入教學現場的TFT教師郭馥萱表示,成為計畫成員之一並不等同於成為TFT教師。訓練期間,需實際到國小進行試教,督導會定期觀摩教學,提出建議與討論,才得以進行最後的教師篩選。

第八屆TFT計畫於今(2020月開跑,號召多元人才走入教育現場。攝影╱羅宇彤

傳統教師以知識教學能力為主,大多透過教學甄試的紙筆測驗或師資培訓等,取得教育現場的工作機會,並在修習教育學程的過程中以模擬教育現場的方式,提出各種狀況的解決方法。雲林縣虎尾鎮拯民國民小學校長林郁杏認為,此類型教師雖受過專業師資培訓,卻無從得知他們投入教育的熱情程度。

歐冠廷表示,TFT在甄選計畫成員時注重的則是他們的理念及軟實力,如使命感與溝通協調能力等,同時也會考量領導能力及相關知識。TFT提倡「浸潤式培訓」,搭配長時間的多樣化學習課程,並進入教學現場實踐及於課後對當日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提升日後的教學能力。

加入TFT計畫後,多元教師的培訓過程。資料來源╱TFT、製圖╱陳宥均

非專業背景出身 熱忱是最大的武器

截至今年為止,林郁杏表示,校內共有七成TFT校友及教師。與TFT有多次的合作經驗後,她感受到其教師大多對於教育充滿熱忱,願意將心力投注在學生身上。教師的正向態度也在教育現場中感染孩童,使他們成為學習典範。她認為成人的知識能力及教育背景不足,有機會藉由後天大量課程等方式補足,但熱衷教育並產生使命卻很難培養。

TFT盼計畫成員走入教學現場,從教室開始創造改變並協助孩子成長。攝影╱陳宥蓁

擁有教育學系背景的總務行政處主任邱于玲也提到,來到拯民國小後她體會到TFT出身的教師非常注重高密度的教學研討及多元的備課模式,她坦言,即便已有實習經歷,但進入學校的第一年仍持續在適應,不過在學校環境及教師相互團結的氣氛下,也促使自身找到教育的初衷。

雲林拯民國小的「放學夕圈」時間,讓孩子分享在其他同學身上看到的優點,進而培養孩子品格素養。照片提供╱鄒宗翰

郭馥萱認為TFT的成員雖經驗不足,卻蘊含著很高的可塑性。教育背景出身的教師擁有教案和專業知識等健全的能力,但經過體制內的模式後,教學模式和習慣較可能受到限制。而TFT的教師因尚未受框架設限,有較大的彈性空間及對於教育的各種想像,讓非專業出身的背景成為一項優勢。

創建師生共好環境 找尋孩子自我價值

鄒宗翰提到,現今台灣偏鄉教師荒的問題依然嚴重。監察院曾於2016調查,一般地區國小教師流動率為2.6%,而偏鄉國小教師流動率則為8.3%,有明顯落差。便利性與交通等因素導致偏鄉師資不穩定、流動率高,間接影響了學童的學習意願,這些教育不平等的表象,背後皆存在盤根錯節的系統性問題。

TFT的成立就是希望能解決此問題,透過多元人才進入教育現場,並在兩年後帶來系統性的改變。對於參與TFT計畫的薪資疑問,TFT在其官網中顯示將在計畫的23個月期間以月薪36,000元保障平均所得。

面對網路上TFT教師佔據流浪教師名額的聲浪,鄒宗翰也表示,流浪教師和TFT教師其實並不衝突,造成流浪教師的原因包含正式教師體制的門過於狹窄、少子化、政策的改變等因素,使正職教師名額短缺,大部分學校因此需聘請代理教師。

TFT成員鄒宗翰(右)與歐冠廷(左)期盼組織願景──「願有一天,台灣所有的孩子,不論出身,都可以擁有優質的教育與自我發展的機會。」未來能在台實現。攝影╱羅宇彤

「儘管培育老師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大家都相信教育的力量,希望帶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鄒宗翰認為,TFT教師並非要和傳統教師做比較,而是希望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提供每個孩子均等的教育機會,不管是計畫成員還是教師,都應找到自己的發光點,一起打造一個共好的教育環境。

 

系列報導:

【創新教育2】打造特色學校 培育未來素養

延伸閱讀:

【偏鄉教育3】深耕偏鄉教育 民團協力補足教育缺口

台灣偏鄉教育之路 大學生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