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翁意晴

兩岸學子交流,越來越頻繁,至大陸就讀臺生也已經破萬人次。攝影/翁意晴
國際

大陸「端牛肉」吸引台生 內含政治意圖

隨著中國大陸1978 年改革開放,越來越多台灣學子,到對岸就讀、就業。台大國發所助理教授吳秀玲表示:「台生赴陸可追溯至2000年西部大開發,便有大學招收台生。陸生赴台、台生赴陸,皆以九二共識為基礎。」

完整內文
台商子女在大陸就讀國際學校,但也接受中共課綱和教育,示意圖非當事人。照片來源/崑山國際學校官網
國際焦點

家在何處 台商二代成兩岸異鄉人

「兩岸都有家,但又感覺不是家。」這是22歲台商二代黃棕閔的心聲。近幾年,這些台商家庭,隨著兩岸經濟、人民、網路、文化互動頻繁。對於國家、族群的認同也開始變得模糊,在迷惘的表情下逐漸產生新的歸屬感。

完整內文
兩岸大學生打工人口比例及時薪。製圖/翁意晴
國際

賺錢不一樣 兩岸大學生打工大不同

「待會要去打工!」在兩岸這句話已成許多大學生的日常對話。兩岸兼職打工都是愈來愈普遍的現象,多數人從事入職門檻低的服務業、餐飲、行銷類工作,或結合自身所學的家教等。透過勞力和時間,獲取薪資滿足生活所需。

完整內文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10月14日於台大演講,談到新媒體商業模式的困境。攝影/翁意晴。
國際

新媒體時代 看兩岸小編的現況及發展

新聞媒體社群編輯(簡稱小編)像是「網路汪洋」裡的捕撈船一般,在茫茫大海裡找尋不同種類魚群(社群),用不同誘餌(同溫層的用語),去吸引魚群的注意力(點閱率、轉傳率)。然後再向魚群批發商(廣告商),賣掉可用的漁貨資訊。

完整內文
台灣多益知名講師嚴振瑋(Ricky),因為經營臉書粉絲專頁,須與線上粉絲保持互動。攝影/胡格非
國際

走在網路世界前頭 兩岸網紅的經濟路

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像是印證數位網路的時代,一個新興職業—「網路紅人」。網路上各個無名的你、我、他,因為無厘頭的一句話、長得帥或甜美、特殊才藝,透過網路社交媒體推播而成名,獲得數以萬計的網路追蹤者,帶來各種商機。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