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容若、莊榆欣、楊博勛/採訪報導
現代生活的節奏快速,許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及不規律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深受現代文明病的困擾。大腸激躁症(以下稱腸躁症)便是困擾許多人的症狀之一,腸躁症雖然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症狀嚴重則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
面對症狀的適應之道
根據《北市中醫會刊》19卷一期的資料統計,腸躁症已成為一個普遍的胃腸道疾病,盛行率約10至20%;症狀大多為腹痛、腹脹、便秘和腹瀉,這些慢性腸道疾病症狀,對患者日常生活構成極大的挑戰。且大部分患者並不會在症狀初期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通常會認為只是一般的腸胃不舒服,長期進而導致症狀困擾患者無法有效緩解。
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醫生黃約翰表示,近年來看診年齡逐漸下降,而女性又相較於男性多,是因為現今的生活環境容易造成焦慮緊繃。他指出,「人體的腸道蠕動是靠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相互平衡造成的,所以有些人過得很緊繃的時候,交感神經跟副交感神經的拉扯就會比較緊張。」
像患者林辰曄目前是一名大學生,他表示自己在高二就醫後,確診腸躁症,但伴隨他的這些症狀則是從小就存在了;「如果是一至十分的話困擾的程度應該有八分吧!」他分享,自己在會考跟學測這二個至關重要的升學考試中,都有遇到緊張導致答題到一半肚子不舒服,需要中途離場的窘境。「以前很常中午才到學校,因為早上肚子都很痛!」他也提到,只要自己前一天晚上吃太飽,隔天起床就會肚子痛,現在的他為了不讓生活被症狀干擾,都會提早20分鐘起床,讓腸胃能夠有時間消化。
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林辰曄也慢慢適應了腸躁症的存在,儘管不便之處依舊很多,飲食上也有諸多限制,「少吃油膩的,早上也絕對不能碰乳製品。」林辰曄提到,自己的腸胃蠕動速度是別人的一至一點五倍,所以醫生都會開減緩蠕動速度的藥跟止瀉藥給他,幾乎多數腸躁症患者也都會隨身攜帶著胃藥,以備不時之需。
黃約翰醫生也提到,遇過最嚴重的患者會因為腹痛需要持續上廁所,他們寧可待在家中也不敢出門;他認為在治療上,藥物能做到的只是症狀的緩解,治標不治本,心理的治療才是主要關鍵。他強調,除了長期調整腸道節律,更重要調適自己的心情,讓自己處於一個適度的放鬆狀態,以及每天攝取約半顆高麗菜的纖維素才是至關重要的。
運用生活智慧 巧妙緩解腸躁症
除了飲食不規律和緊張的狀態會導致腸躁症發生,還有很多其他的外在因素會影響。林晨曄表示,只要睡眠時間不夠,腸胃就會有不舒服的症狀出現,因此他都會提醒自己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此外,天氣也是引發腸躁症的重要因素,林晨曄就舉例只要氣溫驟降,肚子就會有明顯腹痛,這時他就會將女性生理期使用的熱敷方式套用在身上,使腸胃得到緩解。
即便困擾的地方還是很多,但林辰曄笑著表示已習慣了和腸躁症共存,也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來減緩症狀跟疼痛。他認為,既然沒有方法可以完全根除腸躁症,就讓自己的生活狀態去習慣,這並非是一件壞事。其實罹患腸躁症並非是不可面對的困境,這是一種需要用心管理的慢性病。在醫療資源和家人朋友的支持下,患者同樣可以活得自在而充實。
腸道與心理壓力的連鎖反應
腸躁症患者在情緒焦慮時,常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的症狀。「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此說法源於人體菌-腸-腦軸線(Microbiota Gut Brain Axis)的雙向連結。台灣精神生理學會理事張勳安解釋,此連結主要透過兩種方式:一是自律神經系統,壓力激活藍斑核後刺激交感神經,從而影響腸道;二是經由血液,情緒焦慮時HPA軸(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釋放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影響腸道蠕動等功能。
在臨床經驗中,許多腸躁症患者到精神科檢查後,發現患有焦慮症的機率達60至70%。張勳安提到,會患有某種疾病的原因分為基因及環境因素,或許帶有腸躁症基因的人未發病,卻因為生活壓力突然變大,情緒起伏等等環境因素而開始出現症狀。雖然腸躁症及焦慮症兩者的共病率很高,不過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嚴重程度不一。
充滿高壓和快步調的社會中,認知行為療法常用於治療腸躁症和焦慮症,由於療程需長時間配合,所以能使患者撥出較多精力在非壓力來源的事物上。另一方面則是改變大腦迴路,透過療程訓練患者在遇到問題時轉換思路,避免淪陷在焦慮的情緒中。
張勳安指出,若要真正幫助腸躁症患者,首先要讓病患了解病因,接著搭配心理及藥物治療。而在飲食方面,他建議多吃原型食物,避免高油高糖、膳食纖維,會刺激腸道的咖啡因和辛辣的食物也要適量食用,但最重要的仍是病患本身願意讓自己變好,付諸實際行動來改變生活。
飲食運動並進 守護腸道健康
在現代升學主義當道,學生面臨的壓力和不規律的作息,常常成為腸道健康的隱形殺手,腸躁症已逐漸成為校園健康的重要議題。為了幫助學生遠離腸道問題的困擾,找回身心平衡的最佳狀態,世新大學健康中心的護理長陳姵心和專業營養師邱淑娟聯手,一同提供了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善建議。
根據陳姵心觀察,在學生中,考試季的高壓環境與不規律的作息,往往使腸道症狀更加明顯,常見的腹痛、腹脹及便秘問題甚至影響學業表現與日常生活。
陳姵心指出,飲食是改善腸道健康的首要環節,低腹敏飲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她建議學生避免高糖、高脂、辛辣食物以及加工食品,減少咖啡因與酒精的攝取。她表示,燕麥、無糖優格、味噌湯和泡菜等低腹敏食物,不僅能穩定腸道功能,還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菌群。
邱淑娟進一步說明,低腹敏飲食的核心在於減少攝取短鏈碳水化合物,這些成分容易在腸道中發酵產生氣體,誘發腹脹及其他腸胃不適症狀。而要改善此種狀況通常分為三階段進行,初期患者需完全避免高腹敏食物,如洋蔥、大蒜、豆類及高果糖水果,幫助腸道症狀顯著緩解。之後,逐步重新引入部分食物,以確認個人耐受範圍,最終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在平衡營養需求的同時,維持腸道的穩定性。
然而,執行低腹敏飲食並非易事,特別是學生中普遍存在外食頻繁、偏愛加工食品的情況。邱淑娟提醒,外食時應注意餐點中的調味料與隱含的高腹敏成分,盡量選擇簡單且健康的菜色。此外,她建議學生參考健康餐盤原則,確保每餐均衡攝取蔬果、全穀、蛋白質與健康脂肪。
邱淑娟也分享了自己曾遇到過的一名學生,在接受低腹敏飲食指導後,透過減少高腹敏食物如含糖飲料、乳製品及炸物的攝取,他的腹脹與腹瀉狀況顯著改善,精神狀態與情緒也隨之提升。「這不僅是飲食上的改變,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她總結道,經由專業指導與個人化的飲食計畫,學生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腸道健康,重拾身心舒適的生活節奏。
最後,陳姵心提醒學生,除了調整飲食,規律作息及適當的中強度運動同樣重要。快走、騎自行車或瑜伽等每周約五小時的運動量,不僅能提升腸道功能,還能幫助舒緩壓力。面對繁忙的生活節奏,唯有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真正守護腸道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