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文及均、陳詠妤/採訪報導
感念河神庇佑 卡族遵循傳統祭儀
在高雄市山區的那瑪夏,天還沒亮,部落族人便持著火把,拿著各式漁獵工具走到楠梓仙溪河畔,利用火光吸引魚群後,再將毒藤搗碎放入河中。如此,河中的魚類便會暈厥,大大增加捕撈成功率,待族人捕到所需數量的魚後,便會向河中投入生地瓜解毒,讓幼小魚苗繼續生存,而這便是卡那卡那富族(卡那卡那富語:Kanakanavu)代代流傳下來的河祭儀式,也是他們老祖宗與環境共存的文化智慧。
早期卡那卡那富族因為語言,風俗習慣上的異同,在日治時期即被官方歸類為鄒族的一支,與拉阿魯哇族合稱「南鄒」。直至2001年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時,族人們發現他們在語言上無法溝通,進一步比較才發現,自身族群與鄒族在祭典與食材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加上受到賽德克族正名運動激勵,決定發起正名運動,2014年才被原住民族委員會正名並獨立出來。
部落不足五百人 文化保存成難題
然而,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保存課題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容易,隨著部落青年流失,部落內漸漸僅剩耆老會講卡那卡那富語,文化傳承也出現嚴重斷層。
對此,為凝聚部落青年與認同感,卡那卡那富族的年輕人近年成立了青年會,透過遴選出幹部,有人分工文化教學、有人分工網路宣傳,強化部落群族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也讓卡那卡那富文化能有更多機會被外界看見並重視。
卡那卡那富族青年會長巴尼指出,為了工作機會,部落內很多年輕人力都外移,並四散各地,但文化想要傳承下去,最重要的還是得靠年輕人對部落的認同感,要先讓他們有回歸原鄉學習的心。巴布認為,文化若要扎根,必須得要有所犧牲,而青年必須要犧牲自己,將文化保存的工作做好,群族才得以傳承下去。
青年流失成斷層 向下扎根學母語
為保存母語的延續,語言教育也開始著重在國小、國中等階段的學生,透過兒歌與童謠,從小便營造族語的原生環境。「語言是最重要的,因為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語言是一個核心,因為祖靈並不知道你們在講什麼。」談及族語教育,卡那卡那富族發展協會祕書長謝威說,卡那卡那富族有自己的語言,希望可以把族語變成在生活上的日常用語,並不要使用布農語,也不要使用中文,最終目標即是營造一個能自然使用族語的環境。
祭典凝聚認同感 發揚族群與文化
除此之外,部落族人也會開放外界認識他們的文化,並不吝將自身傳統教導給非族人。每年河祭,部落皆會邀請東華大學民族舞團的學生共同參與祭典,學生們對於卡那卡那富族的族歌、舞蹈也都很熟悉,就讀東華大學的排灣族學生亞崗認為,卡那卡那富的文化,其實也是一個激勵他群,在做自己文化上很重要的一個動力。
如今,透過網路的力量,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已能夠被越來越多人看見,高雄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組長葛書宏認為,文化推廣其實不一定是要用實體的方式去進行,可能用線上,用數位的方式讓它擴逸到網路的世界,不只台灣看得到,世界也看得到。
但文化傳承的重擔,還須依賴部落族人對族群的認同感,畢竟只有透過不斷地學習和參與,才能真正了解一個文化。唱著嘹亮的族語歌,優美的合聲也響徹那瑪夏山區,族人們期望透過祭典的傳承,讓失散的族人能夠想起家鄉,一點一滴地回到卡那卡那富的懷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