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珈如、陳佳敏/採訪報導
傳統宮廟文化中,總能見到舞龍舞獅的身影。舞獅可說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隨著年味的降低及宮廟的減少,舞獅文化逐漸式微,傳統舞獅獅頭製作也受到波及。但近年來,舞獅也從「傳統技藝」開始轉型,舞獅文化未來如何與年輕一代接軌及傳承,仍是需克服的難題。
堅持古法 「紙糊獅頭」文化延續
報紙一層一層不斷堆疊,傳統舞獅獅頭職人劉文達堅持使用古法的「紙糊」工藝製作獅頭,他也提及第一顆製作的獅頭,已經陪他走過23個年頭。製作紙糊獅頭最大的特殊之處便是層層黏貼的紙糊。但沾黏報紙之前,還需用泥土雕塑泥坯,劉文達表示泥坯必須風乾至完全乾燥後,才能進入下一步,除了有發霉的可能性,也會使後續的紙層變形、走樣。
而光乾燥的過程,從零到產出就得耗費五至六個月之久。紙糊黏貼也須黏貼至少13層以上,所製作出來的獅頭才能足夠堅固,成為一顆威風凜凜的舞獅獅頭。
劉文達也提及,過去的紙糊獅頭,因為純紙質黏貼,獅頭的重量相對沈重許多。不過他透過將紙替換成紗布進行黏貼,發現紉性不但有顯著地提升,同時重量也出奇的減少。
對於舞獅文化沒落,劉文達認為與宮廟武陣的減少,有著直接的影響,舞獅沒有了演出的舞台,自然無人傳承。且技術的進步,不鏽鋼製作的獅頭使用年限可以長達20至30年,才需汰換一顆獅頭,然而紙糊獅頭製程繁瑣、不耐久用的這些缺點,都成為紙糊獅頭逐漸減少的因素之一。
劉文達被問及是什麼原因讓他持續製作紙糊獅頭,他的回答是「成就感」,因為手工製作的紙糊獅頭,每隻所捏造出來的泥坯都不盡相同,造就了每隻紙糊獅頭都是「獨一無二」的獨特魅力。
閒暇之餘,劉文達還會到嘉義縣溪口鄉公所教授孩子們如何製作簡易版獅頭,儘管孩童向他抱怨:「怎麼這麼難!」他仍然深信透過不斷的授課,可以讓更多人知道紙糊獅頭的存在,舞獅文化便能生生不息的傳承下去。
「舞獅」文化轉變 技藝成運動
關於舞獅文化的起源,眾說紛紜,各個門派有不同的說法。中華舞龍舞獅總會秘書吳登照表示最初始於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帶回一隻獅子。因水土、氣候問題,路途中病逝。使節為避免皇帝責罰,便由兩人下去扮演舞獅,故而發展出舞獅這樣的技藝。
台灣舞獅的源頭則源於大陸,因台灣四面環海的特性,當時存在著倭寇及盜匪,人民閒暇之餘,便組織保家衛國的自衛組織,這便是台灣武術文化的基底。日治時期,因皇民化運動推行,舞獅也成為被禁止的一項活動。台灣民眾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繼續保衛自身安危及財產,透過把武術藏在舞獅裡,來隱密地進行。從此舞獅技藝便開始衍生,並且演變出多種獅種及獅陣。
而對於舞獅如何從技藝轉變為運動,吳登照認為因舞獅具有觀賞性、娛樂性和藝術性,從初始的保家衛國,變為在廟口酬謝神明的表演之一。後期因隊伍數量增多,彼此開始進行較勁,直到民國70年發展出第一個舞獅競賽,十年後將舞獅列入學校系統,是舞獅文化在形態上明顯的轉變。
目前競賽也以數量來劃分為四大類比賽形式,分別為台灣獅單獅、台灣獅多獅、客家獅、及龍鳳獅,其中又以龍鳳獅最為特別。龍鳳獅顧名思義,在武陣過程中會有龍、鳳、獅,三種祥獸共同進行的陣頭。
但因近年有失傳的可能,它亦被列入無形文化資產,希冀藉由競賽項目的成立,能夠讓更多學校來襲承,保護這快失落的文化。以台灣獅而言,又分為南獅及北獅,最特色的區分標準為毛髮的長度,毛髮長為北獅,毛髮短則為南獅,南獅北獅形態的不同源於當地氣候。客家獅則以民族區域劃分,其中又以桃竹苗地區為大宗。
但舞獅文化需要如何進行傳承,又如何讓年輕世代的孩子們接受,吳登照表示除了競賽的推廣及裁判、教練員的培訓,讓舞獅文化不再只是侷限於廟口,而是走入校園,讓越來越多學校開始組成舞獅隊。同時除了國際交流,如今也有許多年輕運動員透過錄製練習的短影音,來讓更多的受眾接觸到舞獅文化。
獅走入校園 舞獅隊力拼傳承
走進新北市淡水區的新興國小會發現,學童放學後不是回家或去補習班,而是來到地下室。 一邊努力地敲鑼打鼓,另一邊小小的身軀高舉起沈重的獅頭,看似簡單的動作,實際上需要耗費許多心力與體力,儘管如此勞累,舞獅運動對孩子們而言,卻有特殊的意義。儘管每個孩子加入舞獅隊的起因各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彼此有著一顆熱愛舞獅的心。
一旁默默幫孩子整理著腰帶的老師,同時也是家長的高婉真表示,孩子在透過參與舞獅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的是教科書以外的知識,便是與夥伴配合才能習得的「團結感」。
舞獅隊教練楊承勳提及,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透過孩子們對於舞獅充滿熱忱,更加深了他需要把自身所學傳承給下一代的理念,希冀讓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現今舞獅文化在全台灣的國中、小學越來越被熟知,是由於許多熱愛舞獅的人投入教職工作,成為學校舞獅隊的教練及指導老師,他們用自身經驗指導年輕一代舞獅的技巧,也為他們講述舞獅的歷史故事,逐漸讓年輕人們接納並愛上這項技藝,才能讓這項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