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駿凱、吳宣翰/採訪報導
鼓聲響徹百年 手工製鼓傳承三代
鼓對於台灣的傳統技藝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會在節慶、音樂會等等都會有鼓的存在,甚至現在鼓也可以拿來健身,尤其是在機械化時代純手工製作的鼓,在這世代又顯得更加特別。
製鼓師,對於大部分的民眾來說是個陌生的職業,鼓並不是民眾在日常生活當中會使用到的物品,而是在許多廟宇的慶典、和太鼓團表演以及打擊樂會使用到。現今還是有以堅持手工製鼓作為正業老師傅,秉持著自己信念與技藝,把台灣文化傳承下去。
手工製鼓師王錫坤表示:「雖然是既成家業,但自己也是對於此行業保有熱忱」,從最一開始的選用牛皮紙到木頭裁切,以及裝訂到美化,師傅都堅持自己動手做。王師傅也向我們展示他父親在80年前做的鼓,曾經在個大廟宇服務有60多年,直到現在還是保有渾厚的音色。
從牛皮到皮鼓 一個鼓的誕生
要手工製作好一個鼓,其步驟不多,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從最一開始定好大小後,再來才切好牛皮(鼓皮)以及木頭的大小,再來是最重要的動作:將牛皮與鼓的木頭基底固定在一起,稱之為繃鼓。把鼓皮透過麻繩綁住後,用鐵鎚扣緊釘子,讓鼓皮跟鼓密不可分,才可以確保鼓的音是清澈的響亮的,接著定音後進行踏鼓,最後再進行美化的工作。
王錫坤表示,「我們做這行只是為了能夠讓好聽的聲音傳下去,製鼓貴在態度,態度對了,音質就對了。」
王錫坤的兒子王藤也提到:「當初爸爸也不希望做接手家業,這行很辛苦而且也不為人知,但即便是這樣把這份精神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師傅們看起來日復一日的做著一樣的事情,但其實製鼓的工作是貴在細節,重在質量。像雖然已經有測量好牛皮的尺寸進行繃鼓,但也有可能因為外在因素導致牛皮過大過小,這時就是發揮我們的經驗所在。」師傅們不害怕這項技藝的消失,並也向大家保證:「只要有需要,就會繼續在這裡做下去」。
不怕辛苦 盡心盡力只求完美
台灣有許多正在消失的傳統技藝,然而這些都是能夠代表台灣文化的根基。因應時代的演變,許多老師傅才會的技能都因招不到學徒而逐漸淪為夕陽產業。而在對於這些文化的保護上,民眾因為缺乏認同感,導致對於這些技藝是否能夠支撐,大眾會有事不關己的想法,能夠讓這些技藝給更多人知道,是讓文化保值最好的辦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