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我的對話 演員安德森的多元人生

記者 謝佳妘/採訪報導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描述每個為夢想努力的人堅持的樣子,演員安德森也在高中時期就懷抱著對表演的熱忱,並持續精進表演能力至今。他也在飾演不同角色的經驗中認識到不同面向的自己,並持續創作好的作品希望帶給社會正向的影響力。

熱愛表演 踏上演員之路

求學時期,學校內總有著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社團活動,演員安德森在高中時期因為時常觀看戲劇班同學的表演,他也因此對「表演」、「演戲」充滿嚮往,自己也開始參加表演類型的社團,大學時期也報考戲劇系,並陸續參與一些戲劇及廣告的試鏡,以演員的身份活躍至今。

安德森談及到身為演員的經驗,他享受每段表演的過程。攝影/謝佳妘

安德森說,在表演的過程裡很快樂,因為會閱讀到很多不一樣的劇本,而當演員要投入角色時需要做很多的功課,但這個角色也可能是一般人一生中都無法體驗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了解並飾演不一樣的的職業,也是他認為最難的地方。

對於如何詮釋新的角色,他舉例之前飾演的法官,首先透過詢問律師了解法庭工作的內容及形式,以及觀賞不同國家中如何演繹法官類型的電影,也透過司法院介紹國家法官一系列的影片幫助自己更加快速的進入角色。除此之外,演員要了解角色的職責、工作的模式以外,還有一定要有同理心,才能感同身受每個角色的想法。

舞台劇和影視演出大不同

大眾時常聽到舞台劇都是誇張式表演方式,影視演出則是恰恰相反。擁有兩者表演經驗,以及同時是舞台劇及影視演員的安德森表示,因為劇場表演是現場性的,所處的環境、觀眾人數、空間大小等因素有所不同,所以必須要調整表演的方式。例如同樣都是喝水的動作,但因為舞台劇的場地可能有三、四層樓高,必須要加大動作才可能讓全部的觀眾理解;反之,影視演出的話為了讓觀眾有生活的真實感,只要自然地做出動作即可。

安德森在舞台劇表演,飾演法官。照片提供/八月表演工作室

結合自身經驗 回饋社會

安德森導演的第一部作品「親愛的陌生人」是由他的自身經驗做發想,創作有關於失智症的社會議題,同時結合戲劇與舞蹈的表現方式,呈現一段孫子陪伴奶奶共同面對病痛的生命之旅。

安德森身兼演員、導演、編劇及策展人,為了能夠讓演出更加完善,除了和舞者溝通作品表現形式以外,也要時常回顧和奶奶相處的點滴,並思考該如何讓觀眾理解故事中孫子與奶奶之間相互羈絆的情感,他也坦言,雖然在準備的過程中很辛苦,要不斷的回溯過去的記憶,尤其是當從看著小陪伴自己的奶奶經歷生病的過程,並陪伴她走過生命的最後一段路,當下頭腦既不願想起但又想要完整呈現情感,種種情緒在他的內心產生巨大的矛盾。

但隨著演出後得到來自其他失智症家庭的回饋,也引起大眾開始關注失智症的議題,讓安德森更加相信好的創作會引起大眾的共鳴,也讓他擁有動力持續創作好的故事。

作品「親愛的陌生人」原型人物,安德森與奶奶。照片提供/八月表演工作室

認識自我 隨心而行

聖經上說「凡事憑信心不憑眼見」(5:6-7)這是安德森在面對人生的挫折時會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他認為憑著內心的信念與堅持最重要,因為很多挫折都是暫時的,只要內心持續保有信心,就可以戰勝當下的困境,也鼓舞著每個階段的他。

雖然他曾經歷過自己沒有戲可以演,但他人卻戲約不斷的時候,他也曾質疑「我到底哪裡不好」、「我是不是很不適合當演員」等負面的聲音,不過隨著時間過去,他也逐漸理解這個困境也是演員工作的樂趣之一,因為等待也是一種挑戰,也在努力的過程中找到自我的價值。

對於想朝演員這個方向發展的後輩,他說在努力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想要當演員」,唯有找到很多理由說服自己,才能克服辛苦的時候,中間可能會經歷許多次試鏡失敗,心中會開始有對自我的批判,但這時反而該去思考該如何增進表演的能力,並隨時「認識自己」。但認識自己不僅是認識新的朋友或是學習新的事物,最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擁有不同的閱歷後內心所堅持的初衷。而在經歷認識自我的過程後,如何保持生活和工作中的平衡,也是他認為每位演員一輩子的功課。

安德森演出的劇照。照片提供/八月表演工作室

延伸閱讀:

陽光男孩王碩瀚 樂團單飛轉戰演員

中小型劇團生存挑戰 表演線上化成趨勢

Posts created 5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