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王國走下坡?台灣業者用轉型找出路

 記者 掌聿嘉、劉子瑜、王予軒/採訪報導

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於2021年公布《漁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台灣進口約五萬噸的蝦類水產,進口蝦市占率近七成,反觀國產蝦僅占三成多。曾帶領台灣打造「草蝦王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廖一久表示,「1987年全盛時期,台灣生產約十萬噸草蝦,產量占全世界五分之一。」面對台灣養殖蝦產業的衰弱,如何走出台灣的路,是業者與政府欲共同努力的目標。

蝦子從養殖池收成的情況。照片提供/ 金車生物科技水產養殖研發中心

蝦子是全世界重要的水產,人們不分地域、種族、宗教皆可食用,加上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以及好料理的特性,廣泛地受到大眾的青睞及接受。據2019年世界農糧組織FAO報告顯示,在全世界30種水產經濟物種中,蝦子產值高達近569億美元。

博士蝦創辦人陳智育表示,蝦子的換肉率高,平均兩斤飼料可產出一斤的肉,再加上收成時間僅需三至四個月,促使大量業者投身養殖蝦產業。 

國產蝦能與進口蝦相抗衡的最大優勢是「新鮮」。攝影/ 王予軒

老天爺賞飯吃 養殖蝦業的辛酸   

「蝦子雖然養得快,但疾病非常多。」金車生物科技水產養殖研發中心特助李泰緯說明,台灣養殖蝦病毒性疾病多達數十種,常見的主要為白點症(WSS)和陶拉病(TS)。

一直以來,台灣的養殖蝦業都致力於疾病的防治,從蝦苗的挑選到養殖池的維護,雖然已建立相對應的防疫措施,但李泰緯也表示,疾病一直以來都存在且不會消失,再加上活體的變化性大,一樣的操作方式,每一年的收成狀況可能略有差異。  

此外,天氣和溫度也是影響養殖蝦業的重要因素,地震、寒害、颱風等天然災害皆會造成業者慘重的損失。「養蝦,其實講求的是職人的精神!」李泰緯補充說明,在這數個月的養殖期間,從分放苗前的整池、消毒、檢查、放苗、育成、收成等階段,每個環節環環相扣。

每日的工事圍繞著觀察池子的水色,水面上是否有過多的氣泡;檢查供氧、電力是否正常,數十年如一日地重複做同樣的事情,其中蘊含的精神便是要把事情做完、做好。  

歷經本土市場崩潰 如何與進口蝦相抗衡  

1968年廖一久發表全球首創的「草蝦人工繁殖技術」,帶領當時的台灣走向養殖蝦業的繁榮。好景不常,蓬勃的市場吸引了過多的業者投入,當時的蝦苗場逾2000家,生產過剩導致種蝦不足,需仰賴國外進口,卻因檢疫不佳引進多達20幾種蝦病,最終造成1978年台灣草蝦市場的崩潰。 

經過30多年的努力,台灣養殖蝦業離巔峰的盛況仍有差距,且此距離越來越遠。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表示,台灣缺乏養殖產業三要素:土地、勞力及水資源。此外,面對進口蝦數量逐漸超過國產蝦的壓力,黃之暘說明,國產蝦和進口蝦相比,少數的優勢即為新鮮和可供應活蝦。台灣養殖蝦業如何針對自身優劣勢另闢轉型之路,是未來需努力的方向。 

養殖困難百百種 蝦農甘苦誰能知  

在台灣進口蝦數量急遽上升之餘,蝦農不僅需面對進口蝦低廉的價格衝擊,更被迫面臨疾病、氣候變遷等難題。不再是「養蝦王國」的台灣,從事養蝦業似乎成為自討苦吃的決定。  

農民時常將「靠天吃飯」掛在嘴邊,然而蝦農也不例外,使用圓桶養殖法的金車生物科技水產養殖研發中心(下稱金車),就曾遇過天災導致損失慘重的經歷,李泰緯回憶,有次颱風將蝦池吹壞,導致蝦子所剩無幾,損失非常龐大。  

由於金車所使用的圓桶養殖法有別於傳統魚塭,而是在地上搭架養殖池,以桶為單位,若疾病入侵其中一桶,其他桶養殖池遭感染的機率則不高。此舉雖能有效阻絕疾病快速傳播,但也須承受地震、強風可能將養殖池摧毀的風險。  

透過圓筒養殖技術,阻隔疾病的傳染,減少損失。攝影/劉子瑜

除了天氣因素外,蝦子疾病的多樣化也是蝦農需面對的一大難題,陳智育強調:「目前已知蝦子病毒種類約20幾種,隨著環境、時間的改變,疾病也會有所不同。」如常見的陶拉病毒其死亡率高達80%、白斑點病特點則是病毒傳播快速。  

蝦子疾病的多樣化,進而增加蝦農飼養的困難度,李泰緯無奈的說,疾病的變化很大,可能某一年有效控制疾病,但隔年就不適用,當收穫時發現產量大不如前,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蝦子收成後正在進行人工分級階段。 照片提供/ 金車生物科技水產養殖研發中心

蝦子成熟至可以收穫時,並不代表蝦農得以苦盡甘來,李泰緯說明,台灣的進口蝦數量多,嚴重打擊國產蝦的價格。當大量外國蝦進口至台灣,因為數量多所以價格低廉,消費者也較易被吸引。

此外,若蝦農需透過中盤商將蝦子銷售至市面上,中盤商利用降低蝦子的收購價格,藉以提高獲利,李泰緯感嘆的說,養蝦辛苦了這麼久,結果中盤商喊的價格太低就沒辦法賺錢。  

蝦子從幼苗至收成需三到四個月的時間,看似短暫卻須面臨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疾病多樣化等難題,而收成後又需經中盤商銷售,使蝦農獲利降低。現今的台灣養蝦業已非昔日擁有「養蝦王國」稱號時的優勢。  

面對國外勁敵 國產蝦自尋出路 

在天氣因素及疾病侵襲的困境下,許多業者為減少自家損失,開始尋求解決方法,並對產業進行轉型,透過提高蝦子的品質、結合觀光產業,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創造屬於自己的客群。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楊明樺指出,國產蝦產量無法提升的主要原因為疾病,其導致蝦子在收成時的體型較小且參差不齊,病蝦發病後就算緊急搶收,品質也不如其他未經感染的蝦。至今,仍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蝦病,因此,如何提高國產蝦的產量及品質,最重要的關鍵是該如何預防疾病。 

養好水質的重要步驟,就是將池底蝦糞、過剩的飼料等利用汙泥處理裝置排出。攝影/掌聿嘉

楊明樺表示,對抗疾病需要陸海空的全面防堵,漁民可透過防鳥網、防蟹圍籬等設施來隔絕帶病源宿主,而水源需過濾及消毒以確保飼養環境的安全,同時也要加強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李泰緯也指出,金車透過集污盤,將蝦池中的髒污收集起來並利用在其中心的管子排出,以維持水質的環境。透過這些物理防堵方式,預防疾病發生與傳染,並降低其威脅。 

除了透過物理防堵外,廖一久也說明,藉由學術研究,把本土蝦種培育好,提供不攜帶病原的蝦種,並且在無病的狀況下好好養殖,這也是復興台灣養蝦產業的方法之一。

養蝦業者結合觀光,以增加民眾對其的了解。 攝影/劉子瑜

另外,業者可透過提高蝦子的品質,使其產品更加精緻且更符合民眾需求,以增加大眾的購買意願;並創造自己的品牌,走出傳統養蝦產業的框架,開拓新商機。面對種種困境,該如何使台灣養殖業重回國際舞台,成為民間養蝦業者與政府機構共同邁向的目標。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青年返鄉養蝦 李富正翻轉傳統養殖業

養殖漁業永續之路 環境維護勢在必行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