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宇珊、王詩婷/採訪報導
台南市將軍區馬沙溝由平沙里、長沙里兩個聚落組成,已逝的知名書店創辦人吳清友的故居也曾坐落於此。過去的馬沙溝是純樸的漁村,居民大多以捕魚為業,近年來,為因應政府的漁港廢棄轉型計畫,因此推動觀光休閒產業。除了定期舉辦音樂季,也在村子的房屋外牆畫上活靈活現的活潑圖案,藉此吸引觀光客前來。
馬沙溝曾以漁港小鎮聞名,加上特殊海岸地形,得以同時擁有海港與沙岸的海水浴場,台南市將軍區馬沙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明和也表示,這裡出產的海鮮口感優於其他港口。因此,在先天的自然條件下,當地居民過去大多以捕魚為業,但近年來由於港口泥沙堆積、青年大多不願留鄉選擇到外地就業,因此馬沙溝漁村逐漸沒落。
原本生氣蓬勃的馬沙溝,因為人口外流讓漁村的發展停滯。根據台南市學甲戶政事務所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馬沙溝人口從99年的3147人,如今已減少至2688人。少子化的趨勢再加上青年人口外移,短短十年間,扶養比率也從33%上升至37%。
從小生長在馬沙溝,出社會後選擇到北部工作的陳俊輝感嘆,曾經家門前熱鬧的小路住著許多同儕,但經過數十年的光景,許多人不是已過世,就是到外地打拚甚少回鄉。
人口凋零、傳統產業沒落,或許是現今許多老舊漁村需面臨的課題。為了因應漁業結構變化及地區發展等問題,102年時,台南市政府以為符合海岸永續發展為由廢止馬沙溝漁港,並努力將其轉型成觀光休閒產業,欲結合馬沙溝漁港特色,讓當地賺入觀光財,也盼吸引青年人口回鄉就業。
除了定期舉辦音樂祭,還引進精湛的手繪3D壁畫,將色彩鮮豔且樣式生動的巨大圖案,畫在牆上或是地板上,以達吸引遊客目光的效果
在政府積極推動之下,馬沙溝3D彩繪村受到許多觀光客的好評,也讓馬沙溝逐漸打開知名度,但對於當地居民而言,轉型成效仍十分有限。馬沙溝居民吳宗賢表示,雖然3D彩繪帶來不少人潮,但無法留住觀光客的腳步,如同煙火般轉瞬即逝、無法永久,因此這些改變對於錢潮的流入並沒有太多幫助。
此外,他也認為,相較於同為發展觀光休閒產業的的鄰近社區,馬沙溝並沒有完整的產業鏈,讓觀光客來到此地後願意多停留,導致觀光客多是拍完紀念照即離開。
為了改進馬沙溝目前的轉型方向,若想提升居民的實質效益,並且增加多元的工作機會,提供年輕人回鄉的就業動機,當地居民認為,應建立統合性的規模經濟,以及發展出結合在地特色的休閒產業,讓觀光客在馬沙溝多停留,以提高產業的產值。
更重要的是,還需將漁村生態中無形的人文情懷、歷史文化,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相結合,創造出讓當地居民有「共感」的觀光特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