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余心彤、羅羽瑄/採訪報導
早在三、四十年前,「蓪草」曾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以盛產蓪草的新竹更是蓪草工藝生產與發展的重鎮。然而,隨著低廉保麗龍、塑膠等製品興起,講求便利快速的時代使得製作上較為艱鉅的蓪草產業隨之式微,在各方蓪草工作者的努力下,希望能重拾蓪草產業過往的記憶,傳承延續這份文化精神。
蓪草自清領時期漢人開墾台灣時引進,又名「通脫木」,在台灣淺山、潮濕以及溪流沿岸等地區都可看見蓪草的身影,其白色髓心具有容易切割、彎曲以及著色的特性,被用於勞作材料以及浮標、棺材鋪底、中藥等多元用途。
以蓪草產業傳承、推廣為宗旨的台灣蓪草學會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蓪草藝術展,並開有手工DIY的課程,教民眾如何把一張蓪草紙變成一朵花,而蓪草是樹的髓心,為天然材料,材質與真正花瓣相似。台灣蓪草學會理事長陳建華表示,有別於保麗龍會釋放毒性的塑膠製品,使用蓪草還能夠促進綠色環保。
當談起蓪草產業逐漸失傳,陳建華惋嘆地說,削蓪草紙的刀具經歷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替,不過一般打鐵師傅是做不出來的,即使撩草師傅仍在,但沒有刀具也無法進行後續動作,同時因產業沒落,人們無法接觸到蓪草文化,這也讓他感到相當可惜。
蓪草藝術工作室負責人、也是人稱「蓪草的女兒」張秀美,因兒時受到母親影響與蓪草相伴,長大後仍無法忘懷,便成立了工作室,不時會與老師傅一同前往當地國小教授蓪草知識與實作課程,期盼引領孩童再現這項傳統工藝的風采。
「如果蓪草它自己想要走下去的話,它自然會去找人來。」儘管通草產業不如往昔繁榮,張秀美仍選擇將蓪草故事講述下去,並認為蓪草自會找到它的生存之道,陳建華也期盼各地政府能夠多加了解蓪草文化,一同攜手邁向發揚之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