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焦點

【找回蜜蜂系列報導一】城市養蜂 生態教育向下扎根

記者 林冠丞、 邵惟平、 周佩宇/採訪報導

現今台灣傳統蜂業市場上,主要可分為西洋蜂與東方蜂兩大蜂產品類別,蜂農陳春廷提及,西洋蜂溫馴易飼養的特性,深獲職業蜂農喜愛,佔據市場上95%的銷量東方蜂則因好逃蜂怕生等問題,導致雖然市場價格高卻極少蜂農願意飼養然而近年來蜜蜂大量消失,或許不久的將來,民眾不用在煩惱要喝哪種蜂蜜比較甜,該擔心的是,蜜蜂消失後,誰來替植物授粉?全球環境又將掀起多大的「蜂」暴?

環境永續觀念高漲 農民正確用藥成共識

宜蘭大學生物科技與動物學系教授陳裕文表示,養蜜蜂不等於環境會改善,而是不亂灑農藥,蜜蜂自然會回來授粉,無論是何種蜜蜂,都可作為偵測環境品質的重要指標。因為蜜蜂對於農藥的反應特別敏感,再加上蜜蜂為社會性動物,只要蜂巢裡有一隻生病或農藥中毒,若是稍不留神,很容易導致整巢滅亡的結局。

他也強調現行制度下,無論是針對農作物或蜜蜂害蟲防治的藥劑皆被歸類為農藥,不得任意使用。台灣養蜂協會榮譽理事長鄭金崑也坦言,蜜蜂與蜂農常需要逐蜜粉源而居,為了避免蜜蜂農藥中毒,大多數的蜂農多依賴與當地居民溝通,農民提供場地與農作物,蜂農則負責引導蜜蜂授粉,達成雙贏局面。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農業改良場蠶蜂課課長吳姿嫻說明,農藥會直接造成蜜蜂死亡外,也常出現行為上的異常,不僅會讓其壽命變短,更會使外勤工蜂忘記回家,嚴重影響整體蜂群生存能力。她也進一步補充,政府除了宣導減少使用除草劑,也會教育農民傍晚再使用農藥,藉由錯開採集時間,降低蜂群折損率。

除螨「利」器不管用 全球尋找最佳解

資料顯示,2002-2003年全台養蜂場共 1,125 群蜜蜂,發現60.7%蜂群的成蜂體上有蜂蟹蟎寄生;2017年美國42%的商業蜂箱有蜂蟹蟎,同時有40%的蜂農回報蜂蟹蟎肆虐情況嚴重。陳裕文指出,蜂蟹螨會先依附在工蜂體內,等到工蜂回巢後會進入幼蟲房內寄生幼蜂,導致發育不正常的幼蜂被逐出巢外,造成死亡率增高,蜂群內的數量銳減,一旦蜂勢減弱,則蜂群的抵抗力就會跟著減弱,最終招致族群滅亡。

蜂農鄭鴻松說明,東方蜂有互助除螨的習性,因此不會有蜂蟹蟎的問題。但西洋蜂無法自行處理蜂蟹蟎,且不喜歡棄巢,所以需要進行人為干預。蜂農除了採取日照、人工除螨等物理性防治外,大多使用福化利農藥,但現已產生抗藥性導致成效不彰。蜂農陳春廷也強調,全球蜂場都會有螨害問題,未來將演變成共存的生活模式,目前歐盟正在推廣噴灑天然草酸,不會產生抗藥性的問題,只需特別注意除蟎週期,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蜜蜂也都能養的很好。

為方便蜂農記錄,蜂農會在蜂箱的巢框上寫上日期。 攝影/林冠丞

中囊病肆虐北台灣 是否投藥眾說紛紜

宜蘭大學生物科技與動物學系教授陳怡伶解釋,中囊病又稱東方蜂囊狀幼蟲病,屬於囊狀幼蟲病的一種。她指出,囊狀幼蟲病可分為東方蜂與西方蜂囊狀幼蟲病,是由單股RNA病毒所引發的蜜蜂疾病,兩者具有不同血清型,不能互相感染,因此中囊病病毒不會對西洋蜂的蜂群造成明顯影響,卻會導致東方蜂的蜂群無法順利化蛹並大量死亡。

2016年,中囊病疫情在台灣北部大爆發,陳裕文表示,當時有一派學者以經濟角度出發,認為要對罹患中囊病的東方蜂投藥,但另一派則強調適者生存,相信生物會自己找到出路。他認為,雖然東方蜂在產品市場的單價相對西洋蜂高出不少,但飼養難度高產量不穩定,若是選擇用藥,就失去自然性,疫情初期無法控制是必然現象,但族群間也一定會有物種慢慢生存下來,這才是正確的用藥與防疫作法。

樹林下分佈著飼養東方蜜蜂的巢箱,東方蜜蜂不似西洋蜂,較適合山上環境。攝影/邵惟平

中囊病疫情漸平息 林下養蜂成商機

吳姿嫻表示,政府為舒緩蜜粉源不足的危機,加上林地相較於平地農業噴灑農藥比例低,對蜜蜂影響相對較小,於2019年實施林下經濟政策,使林地農作物種植合法化,其中一項包含養蜂。她也分析,林下養蜂常遇到低溫與虎頭蜂的問題,若是蜂農選擇飼養西洋蜂,因不會棄巢、不耐寒的習性,很容易適應不良;東方蜂則常因容易受驚嚇而棄巢,雖然耐寒,卻會造成蜂農血本無歸。

陳怡伶則認為,政府的立場是支持養蜂,但養何種蜂與推廣意義未明確規範。理論上東方蜂為最適合發展林地養蜂的蜂群,礙於前幾年中囊病疫情與技術問題,除非像平溪和原民部落以環境為優先考量,否則目前業界仍以西洋蜂為大宗,而虎頭蜂侵害問題僅能架設電網來抵抗。雖然目前有在推廣東方蜂的林下養蜂,但兩種蜂產業體系不一樣,還需一段時間努力。

中華大虎頭蜂是林下養蜂會遇到的最大問題 。攝影/邵惟平

打造獨居蜂旅館 幫助作物授粉

王庭碩、扶尚睿、謝宗叡三人因著對蜜蜂的熱愛,從昆蟲系畢業後共同創立城市方舟工作室,致力於捍衛授粉能力高強的獨居蜂生存的權力,考慮其居住環境和工藝美學設計的「獨居蜂旅館」,不僅讓蜂住進人們的生活,也為城市注入大自然的活力。

你知道嗎​?狹義的蜜蜂(蜜蜂屬)僅包含東方蜂和西洋蜂兩種,這些人們熟悉的經濟昆蟲加上常令大眾聞之色變的虎頭蜂,三者的數量僅達到蜂類族群的20%,其餘的80% 是與他們生活習性大相逕庭的獨居蜂。

這些鮮為人知的相對多數,沒有組織分工也不能產蜜,卻是最靈巧的授粉者。和客群廣泛的蜜蜂相比,獨居蜂的授粉能力並不遜色,有很多種類的獨居蜂利用振動授粉的方式採集花粉,比一般蜜蜂有更高的授粉效率,兩相互補下讓北美、中美等地區出現許多由獨居蜂協力幫助作物授粉的案例。

此外,獨居蜂也能滿足不在蜜蜂服務名單的植物,獨居蜂旅館的開端就是因為城市方舟的創辦人扶尚睿和王庭碩在求學階段時發現,為系館頂樓的花授粉的是獨居蜂而非一旁蜂箱內養的蜜蜂,開啟研究的他們注意到獨居蜂常以斷木或竹管等天然築材的孔洞為產房、繁殖下一代,然而人們常認定這些斷木枝調為自然廢棄物,很快地清除掉,為了讓這群共同生活在城市裡的小生物有更多的繁殖空間,他們著手替獨居蜂打造專屬的「Air Bee n Bee」。

旅館內木板上的洞都是經過精心設計,考慮不同獨居蜂的身形、產卵習性和喜好,量身訂做出多個不同的板片,能根據旅館設立的地點搭配不同的房型。除了要住的舒適也要住的有尊嚴,蜂旅館的外型設計加入美學元素,這個外型精美的小房子,吸引更多人願意加入保護獨居蜂的行列,讓大眾對環境議題不再只能敬而遠之。

團隊成員更自覺肩負著環境教育的使命,所設計的蜂旅館還附上透明板片,讓房東們能進行內部觀察,參與了小房客們成長的一部分,用行動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此外三人也常與教育單位合作,對象從國小生到社區大學學員,授課內容從完整認識蜂類到動手打造獨居蜂旅館,東奔西走的講課,始終為了培養更多人對蜂類的完整認識。

王廷碩更強調,「城市文明與環境永續不是單選題,多一份生態友善的堅持,蜜蜂也能與我們一起生活。」並在臉書專頁上寫下目標「還給獨居蜂居住正義」,王庭碩、扶尚睿和謝宗叡至今仍在這條路上努力。

城市方舟工作室結合工藝美學與環境教育設計獨居蜂旅館。攝影/邵惟平

  • 逃蜂:蜂群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的必然現象。通常是因為族群規模龐大,蜂王無法壓制蜂群、蜜粉源不足、蜂巢出現害蟲和天敵騷擾、生存環境惡劣等。
  • 蜜蜂大量消失:又稱蜂群衰竭失調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簡稱CCD),於1994年首次被提出,在法國和義大利發現西洋蜂蜂群裡的大量外勤蜂集體消失事件。
  • 蜂巢:分為蜂王、工蜂(外勤蜂)、雄蜂。蜂王為蜂群中唯一能正常產卵的雌蜂;工蜂數量眾多,皆為未有生殖能力的雌蜂;雄蜂數量稀少,在蜂群中的作用是與雌蜂交配,交配後立即死亡。
  • 東方蜂囊狀幼蟲病:(A. cerana Sacbrood virus,AcSBV或CSBV),不會對西洋蜂造成影響。
  • 西洋蜂囊狀幼蟲病毒(A. mellifera Sacbrood virus,AmSBV或SBV),某些病毒分離株,可能具有跨物種的感染能力,所以有可能在東方蜂及西洋蜂的蜂群 內產生交互感染的情形。
  • 福化利:為對抗蜂蟹螨的藥劑之一,使用方式為用25%福化利乳劑防治,每箱用1片,將藥片吊掛於蜂箱巢脾之間,每周更換藥片1次,連續三週。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藥片配製方式:1份25%福化利+4份水均勻混合,以三合板(長15公分、寬2公分、厚0.2公分)浸泡3天取出,陰乾1天即可使用。
  • 草酸:每隔3-4日噴灑1次,連續噴5次。先把巢框移開留約5公分的間隙,利用一般手持式噴霧器朝間隙內噴2回或4回(每回噴量約1cc),此後再逐次移開所有巢框間隙噴灑之,每巢片要噴2-4cc。防治效果:每巢片噴2cc者,連續噴5次約可殺死72.6%的蜂蟹;每巢片噴4cc者,則可殺死82.4%的蜂蟹。試驗結果也顯示,對蜂群都不具副作用。

資料來源/蜜蜂主題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農業改良場、陳裕文教授口述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蜂」暴來襲 藥不藥留給蜜蜂活路

延伸閱讀:

【找回蜜蜂系列報導二】養蜂助農制度 用蜂蜜豐富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