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躍登國際舞台 讓全世界看見

記者 李淑惟、黃詩純、葉蕓慈/採訪報導

台北國際咖啡節自2017年開始舉辦,宗旨為希望民眾能將此活動作為契機與靈感開始重視咖啡產業,並使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能夠更了解台灣咖啡文化。今年台灣舉辦首屆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台灣卓武山農場自產的咖啡豆打破卓越咖啡聯盟競標的歷史成交價格,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光彩,也使世界各國首度將台灣視為咖啡產地。

2021台北國際咖啡節 取名「台風」象徵挑戰與願景

今年台北國際咖啡節的主題為「台風」,台北國際咖啡節執行總監吳筱翎表示,其名稱發想來自兩個事件的諧音雙關。第一,台灣咖啡農每年都有一個特別的挑戰就是「颱風」;第二則是因為今年是台灣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以「咖啡產地」的名義而聲名大噪,吳筱翎說:「我們希望台灣的咖啡能夠起風,吹向國際」。

2021台北國際咖啡節推出「台風 COFFEE BOX」精心挑選30款不同風味的咖啡豆,使民眾在家也能享用美味的咖啡。攝影/黃詩純

今年台北國際咖啡節由實體展覽改為線上策展,舉辦咖啡市集及展覽,並同時提供中英雙語版本,吳筱翎表示,目的是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對台灣咖啡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此外,網站中的「台灣咖啡豆大事記」記錄了台灣咖啡歷史事蹟,其中包括今年為台灣首次舉辦「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

吳筱翎說:「我們覺得今年有點像台灣咖啡的文藝復興與新紀元。」今年台灣咖啡豆首次登上國際競標會舞台—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

台灣咖啡協會副理事長吳怡玲。照片提供/吳怡玲

 卓武山咖啡農場的「日曬藝伎咖啡豆」就以每磅500.5美金的成交價締造「卓越咖啡聯盟」(Alliance of Coffee Excellence, ACE)競標的歷史最高紀錄,讓國際開始將台灣視為「咖啡產地」,這對於我國咖啡產業與咖啡農都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台灣咖啡協會副理事長吳怡玲表示,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是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台灣咖啡協會,與國際間推廣精品咖啡非常有經驗的卓越咖啡聯盟合作,經由專家評選出台灣咖啡代表隊,並透過國際競標平台進行拍賣,使世界各地的買家可以看見台灣的咖啡產品,並且有機會品嚐到台灣咖啡。

因成本問題 多數咖啡業者仍以內銷為主

台灣咖啡豆若要外銷將會面臨訂價較昂貴,難以與其他國家競爭的情況,所以目前仍以內銷為主。日照莊園營運企劃特助郭芳如表示,台灣的人力成本高、咖啡產量也少,造成台灣咖啡較國外昂貴。吳怡玲則補充,土地成本及咖啡豆採收後的處理時間長,也是造成台灣咖啡價格較高的原因。

台灣咖啡豆產量少為咖啡價格較高的原因之一。 攝影/黃詩純

目前台灣咖啡業者因為成本問題,多數朝向在地精品咖啡路線,吳怡玲表示,精品咖啡的定義為「經過國際專業評鑑,分數達80分以上的咖啡」。

吳怡玲說道,「精品咖啡是一件好事。」但必須有一個更合理的價格以及可以長遠供應的用量,讓消費者能負擔的起,才能使更多民眾願意購買精品咖啡,她也期望未來能透過國際競標舞台,繼續將台灣優良咖啡豆外銷到世界各地。 

湛盧咖啡董事長廖國明。攝影/黃詩純

將台灣咖啡推向國際市場,站在業者的角度,湛盧咖啡董事長廖國明認為,咖啡是非常依附當地文化的產業,各國喝咖啡的方式都不一樣。例如台灣喝咖啡是使用300毫升的馬克杯;日本則是用120毫升的杯子。

「這種細微的差異對我們來說就是非常大的差異了,咖啡的製程會完全不一樣。」廖國明表示,如果咖啡業者想到其他國家拓展市場,對當地文化一定要有非常充足的研究。

吳筱翎認為以台灣咖啡的多樣性及品質的精緻度,有機會在接下來的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廖國明則認為,台灣咖啡農善於改良,因為台灣咖啡莊園都不大,改良實驗的速度相較於國外快許多,他相信以台灣農民的「韌性」及「智慧」,假以時日,台灣咖啡品質很快就能擠身成為世界一流的咖啡。

卓武山咖啡破標會紀錄 多年後製經驗成關鍵

卓武山咖啡農場位於阿里山南端的茶山村,高海拔的環境為咖啡豆提供理想的生長條件。藉著地理優勢與長達二十年的種植經驗,卓武山咖啡在今年典藏臺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上獲得第一名的佳績,同時也打破卓越咖啡聯盟歷年來所舉辦的競標賽中最高標金的紀錄。

卓武山咖啡農場位於適合咖啡種植的高海拔低溫環境。 照片提供/卓武山咖啡農場

卓武山咖啡農場負責人許定燁表示,獲獎的關鍵在於自家所生產藝伎品種的咖啡豆,在國際眾多咖啡豆中是高水準的品種,優質的種植環境,提升咖啡豆的品質,加上多年咖啡豆後製的經驗,增加了咖啡的香氣與厚實感,因此獲得評審的青睞。

咖啡豆的後製處理法是決定咖啡風味的重要環節,要找出適合不同咖啡豆品種的後製處理法,許定燁費盡心思,近兩年來已送出累積超過50支咖啡豆的實驗批次,透過實驗審查後製處理法並建立數據。經過一次次的實驗,許定燁認為, 所有的困難都會化作經驗,努力後的成果終將會看見,今年的生豆競標會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同的後製處理法將會影響咖啡的風味。(圖為台北國際咖啡節執行總監吳筱翎)攝影/李淑惟

種植初期資訊缺乏 咖啡農耕耘二十年有成

卓武山咖啡農場負責人許定燁。照片提供/許定燁

回憶起種植咖啡豆初期,許定燁表示,「台灣在二十年前有關種植咖啡豆的資訊十分匱乏,連該如何將咖啡豆進行後製,及如何做好田間管理都難以獲取資訊」。許定燁進一步解釋,當時政府認為咖啡豆屬於低經濟作物,便向咖啡產業提出「三不政策」,此三不即為不支持、不鼓勵、不反對。

在資訊缺乏的情況下,咖啡農民們共同集資、努力向政府爭取經費,並邀請國外的咖啡莊園來台教學,才使得台灣咖啡種植慢慢步上軌道。

對於現今的咖啡產業,許定燁表示,「台灣的咖啡農民樂於分享種植經驗,這讓許多年輕的咖啡農民在種植上得到很大的幫助,也讓台灣的咖啡豆種植一步步的在進步。」

在二十餘年的努力耕耘下,卓武山咖啡在咖啡界已是小有名氣。目前正努力推廣、外銷自家的咖啡產品至國外,並積極參加國際咖啡賽事,累積名氣的同時也檢視咖啡的品質是否有維持在好的水準。

咖啡師證照夯? 專家:練習實作最重要

國內外考證照風氣興盛,而咖啡界也不例外。台北市政府榮民服務處2021年10月特別與致理科技大學合作開設「國際咖啡師證照實戰班」,以榮民及退除役官兵為協助對象,教導他們泡咖啡的技術以及考照技巧

致理科技大學設立「國際咖啡師證照實戰班」,教導學員基礎咖啡沖泡課程。攝影/黃詩純

理推廣處處長陳金聲認為,證照就像是一張就業創業的通行證,在初入職場時就能證明自己的能力是受到認證、經得起考驗的,同時也是一個讓外界快速認識自己的方式。陳金聲也提醒,咖啡實作看重的其實是究竟能不能自行操作、基本觀念懂不懂,證照只是一個額外的附加價值。

擁有多張咖啡師證照也曾擔任桃園咖啡節精品咖啡評審林美伶也認為,「考證照固然重要,練習才是重中之重」,唯有無數次的沖泡、試驗,才能真正了解並走進咖啡的世界。

國際咖啡師證照實戰班授課課程之一「拉花」示範。攝影/李淑惟
咖啡師邱奕承。攝影/黃詩純

另一位擁有英國City & Guilds國際咖啡師證照的咖啡師邱奕承,他認為考取證照對他來說只是入門的門檻,甚至可以說考照其實不難,難的地方在於如何將基本觀念融會貫通。

「很多人已經考到證照,但實際要操作泡咖啡時卻不會應用。」邱奕承認為這是現今許多人考證的通病,一旦考到證照後就失去練習的動力與熱情。

在學校社團培養起對沖泡咖啡興趣的咖啡師王志傑認為,社團實際操作的機會非常多,也能練習許多不同的調製方法,這些練習都讓未來要考取證照的他,奠下厚實的基礎。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延伸閱讀:

咖啡取代飲酒 部落醫生種出金牌咖啡

巷弄咖啡飄香 助更生少年重返社會

關懷據點結合咖啡廳 三丘樂齡學堂開張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