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冠儀/採訪報導
因為喜歡,所以推開Beatbox界的大門。他是蕭裕蒼,曾獲得台灣全國青少年大賽冠軍、中國公開賽前八名等獎項。現在的他,不再只是盲目的參加比賽獲得榮耀,而是開始做自己的音樂,也當起老師,教導對Beatbox有興趣的學生,繼續將他最喜愛的Beatbox發揚光大。
初次啼聲 獲最強國中生稱號
談到最初接觸到Beatbox契機,蕭裕蒼說:「因為小時候看電視的綜藝節目,初次見識到時,覺得很酷、很好奇,還覺得很不可思議。爺爺看到如此關注Beatbox的我,鼓勵我去學,但那時的我覺得太好笑了,所以不肯。」
兩年後爺爺過世了,想到這段回憶的蕭裕蒼才開始自學,10個月後參加第一場比賽。第一次參加比賽的他心裡很害怕,因為全部的參賽者中,只有他一個國中生,而其餘參賽者都是大學以上。學習時間短加上年紀小,他覺得反正沒勝算,所以放下緊張、盡全力應戰。這樣的表現,反而讓他獲得全場喝采,最終得到全國十六強的佳績,甚至被譽為「最強國中生」。在滿滿成就感的同時,他想起爺爺,覺得一定是爺爺有保佑,才能獲得佳績,也才有動力繼續鑽研Beatbox。
問及到Beatbox的發展,蕭裕蒼說Beatbox的前身其實是美國黑人模仿一台聲效的機器音響Beat box,而產生human beatbox一詞。後因嘻哈文化,Beatbox從伴奏中獨立出來,漸漸地變成完整的音樂。學習者比較多是青少年,而目前台灣大眾對Beatbox音樂及文化了解較少,屬於青少年中的次文化。
練習就是娛樂 讀書以外的時間全獻給Beatbox
不論在什麼領域,自學都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除了需要嚴格自律外,還要自行尋找合適的教材學習。而蕭裕蒼在自學時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中文教材,只能自己找國外的影片學習,也因為都是外文聽不太懂,所以只能看嘴型去模仿,那時候蕭裕蒼一天會看10小時以上的Beatbox影片,將YouTube所有與Beatbox相關的影片從第一部看到最後一部,而且一個影片都會看50遍以上,藉由觀看大量影片及練習,學習Beatbox的表演技巧及比賽形式。
今年21歲的蕭裕蒼已經累積許多比賽經驗。除了第一次的比賽外,2018的中國公開賽也令蕭裕蒼很印象深刻,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台灣人,而且他在賽前一個禮拜才知道原來他有資格能參賽。儘管時間緊迫,但蕭裕蒼還是在500人的海選中擠進八強,令他最有成就感的是,底下全都是不認識他的觀眾,令他有種真的因實力被肯定的感覺。
談到出國比賽,去(2020)年本計畫要去韓國和日本比賽的蕭裕蒼,因新冠肺炎疫情無法出國。他曾經因在全國大賽時優秀的成績,而有機會保送參加世界級比賽,只是因經濟上的考量,所以忍痛放棄去德國的機會。他說「曾經,我想在25歲前拿到世界冠軍,但現在我只想好好做好Beatbox,可以試著拿冠軍,但這不該是唯一的目標」。
名次不再是一切 做「自己的音樂」
已是比賽常勝軍的蕭裕蒼,對於得名已經不是唯一追求。他參加合唱團,藉此訓練自己的人聲技巧及音準,使自己的Beatbox更接近自己想要的音樂型態。他也開始看樂器演奏的影片,例如鼓手演奏的影片,因為他覺得只是「發出聲音」稱不上是「會演奏」。
常與Beatbox搞混的有口技及A Cappella,蕭裕蒼說明口技比較著重在臨摹萬物的聲音;Beatbox則是比較像一個編曲軟體,像在創作音樂,不僅有聲音還有節奏,成為了一種音樂,偶而還會加入特效,著重在個人技術的展現;而A Cappella比較注重人聲,著重訓練音準、和聲,跟訓練唱歌差不多,用來表現團體默契,Beatbox在當中稱之為VP(Vocal Percussion),能發揮的的空間也被局限。
從表演者到當老師 培育Beatbox新血
蕭裕蒼不僅是一個表演者,同時也是一名老師。學測剛結束他就開始收學生,教導他們Beatbox的技巧。在身分轉變當中,最困難的是要找回當初開始自學的心態和狀況,才能教導零基礎的學生,因為台灣現在並沒有關於Beatbox的教材,所以蕭裕蒼還要自己編教材。他因此開始觀察學校老師的教學方法,希望能讓這些學生更有效率地吸收所教授的內容,獲得良好的學習品質。
蕭裕蒼表示在教Beatbox的過程中,不僅學生在進步,自己也會更進步,同時還可以持續完善自己的教材。他也建議想學Beatbox的人,不要一頭就栽入Beatbox的世界,雖然Beatbox無門檻,但仍應該先試試看自己喜不喜歡,想想自己適不適合,之後再決定是否要走這條路也不遲。
在Beatbox界中擁有一片天地的蕭裕蒼,對未來的路有兩種想像,第一是成立工作室,建立一套有系統、有架構的教學模式,使Beatbox的入門門檻降低,讓Beatbox像一般我們常聽到被學習的樂器一樣,而不再是一種特別的「特殊才藝」,被大家以「特別」的眼光看待。但這樣不僅需要能力,還需要有經費及人脈才能達成。
另一條路同時也是他最希望能實現的,就是做一名幕前的表演者。他這輩子想一直站在台上,不在乎舞台大小,更不在意有多少人會為此鼓掌,只想永遠活在Beatbox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