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銍湣、劉衛憲、林芸寬/採訪報導
俗稱「台灣口香糖」的檳榔,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指出,嚼食檳榔為國人罹患口腔癌主因,將對上呼吸消化道造成傷害。醫師呼籲,國人應避免食用檳榔,並注意口腔保健,若口腔出現病徵,望及早就醫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多種成分有害人體
台灣大學醫學院牙醫學系名譽教授韓良俊表示,檳榔內含有「檳榔鹼」致癌成分,檳榔鹼中的檳榔素、檳榔次鹼,更為高致癌性化學物質。新光醫院全方位口腔癌防治中心主任侯勝博指出,檳榔鹼除了易造成細胞變性,檳榔本身的纖維也非常粗糙。嚼食檳榔者在咀嚼時會不斷摩擦口腔粘膜上皮,導致慢性發炎,且讓檳榔鹼等化學物質更容易滲透到組織中,造成機械性的刺激及傷害。
韓良俊也提到,嚼食檳榔除了大幅提高罹患口腔癌機率,上呼吸消化道的其他部位,如:口咽、口咽後壁、下咽、舌根、軟腭、扁桃腺、扁桃體、食道…等,都有可能受影響形成癌症。他說明,人體在咀嚼食物的時候,會不自覺有稍微吞嚥的動作,即使吞嚥到輕微、少量的檳榔汁,還是有機會引發其他部位的癌症。
韓良俊說,檳榔不只致癌,其高纖維也會傷害牙齒的硬組織,造成缺牙、咬耗等生理性磨損,以及牙周組織傷害。這將導致牙周病、牙周病變。概括對身體而言,有氣喘的人,容易使氣喘惡化;容易降低人體免疫功能,導致怕冷、發高燒;咀嚼檳榔使心跳加快,容易導致心律不整,嚴重將引起猝死、心機梗塞;孕婦嚼檳榔,會提升胎兒體重過輕、早產、胎死腹中等危害;男性嚼檳榔,恐產生代謝症候群,容易患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腦血管病變,甚至遺傳給下一代。
「吃檳榔等於在身上做癌症的動物實驗,把自己當白老鼠。」韓良俊強調,檳榔的成分與食用方式具有相當高的致癌性更呼籲民眾盡量避免接觸。
口腔病變機率升高
談到嚼食檳榔造成的癌前病變,韓良俊表示,病徵包括口腔出現白、紅斑以及疣狀增生。他指出,肌肉組織蒼白會沒有彈性,經常破皮、起水泡,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別敏感。病情嚴重的話,嘴巴只能張開一、兩公分(正常人可開至四、五公分),且難以復原。
侯勝博說明,口腔若出現白斑,變成癌症的機率為百分之二,紅斑則為百分之十,高出白斑五倍,其原因為癌變過程需要大量營養基礎,血管生成素會作用,因此血管匯聚,呈現紅斑狀。韓良俊補充,出現此狀態的病患就算接受治療,罹患口腔癌的機率依舊比正常人高出不少,除了受病灶所苦外,也會終生擔心受怕。
強化正確衛教觀念
近十年來政府與民間推行檳榔防制運動,不僅將每年12月3日訂為檳榔防治日,也不斷宣導檳榔壞處及口腔衛教知識。侯勝博表示,當前政府針對特定族群,如國中小學、軍中、原住民,加強宣導檳榔防制理念,並持續推動口腔癌篩檢。他提到,為了更全面幫助口腔癌患者,衛生局會依據健保資料,將口腔癌高危險族群列入追蹤,此外,國民健康署之「導航計畫」,則會派遣專人督導癌症病患定期追蹤病況,從旁給予協助。
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年七月公布數據指出,台灣男性之「嚼檳率」正逐年下降,從2007年的17.2%降至今年的7%以下。侯勝博說,在各界合作下,降低國人嚼食檳榔的成效已逐漸顯現。對於口腔癌防護,他則呼籲民眾遠離檳榔、菸酒及過度加工的食品,「醃製物會釋放亞硝酸讓組織變性。」侯勝博鼓勵民眾多吃新鮮、抗氧化的食物和蔬果,更期許國人能擁有良好防癌觀念,願離癌症因子,守護自身健康。
栽植方式錯誤 破壞水土保持
種植檳榔的環境問題在台灣已談論多年,1994年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系教授陳信雄提出「檳榔亡國論」的警告,認為檳榔樹帶給環境的破壞非常嚴重。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理事長周天穎表示,檳榔樹栽種的地方或方法錯誤,容易造成水土保持的破壞。但他解釋,近年許多學者指出,檳榔是破壞環境的「替死鬼」,獨自背負相當多的環保罪名。
周天穎舉市場需求量大的高山高麗菜說明,其所需養分高,周圍不能有其他植栽,再加上肥料、除草劑的使用對土質破壞更大,甚至造成水源汙染。所以,造成水土保持問題的不只是檳榔,而是對於土地的「超限利用」。《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16條規範「山坡地供農業使用者,應實施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不得超限利用。」另有《水土保持法》規範各種土地類型的水土保持要點。
周天穎指出,檳榔的淺根加上數量龐大,確實為水土保持的一大阻礙。目前全台種植面積仍有四萬多公頃,政府有意輔導檳榔廢園及轉作,降低種植面積。但他呼籲不要操之過急,應結合配套措施漸進式推動,否則若因一次性廢園讓山坡地變成光禿禿,水土保持更不易。
台灣地狹人稠,經濟作物需求量大,檳榔僅是其中之一。周天穎建議,政府應盡快處理各種土地類型的超限利用。有礙於權責的分配,不同的土地類型涉及隸屬於不同部會的農委會、林務局、水土保持局、水利署等。所以,他認為各部會之間資訊共通相當重要。尤其水土保持問題需由行政、立法機關與民間團體通力合作,才能讓這片土地得到更好的照顧。
周天穎教授認為各部會之間資訊共通相當重要。
街角攤販消失 檳榔文化沒落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邵祖威指出,從韓愈〈祭十二郎文〉一段文字:「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可見中國早在唐朝便有食用檳榔的習慣。台灣早期原住民文化中就有吃檳榔的習慣,為台灣檳榔文化之起源。而在明鄭時期漢人移民至台灣後見到原住民食用檳榔的習慣,陸續將食用檳榔傳至西部平原地區。現代社會的檳榔文化,與香煙和酒類似,具有社交作用。
檳榔攤老闆李阿姨表示,現在檳榔銷量約為以前的三分之一,原因在於近年來政府積極在各級學校宣導其對於人體的危害性,乃至於對環境的破壞,因此食用人口大為減少。「在台北市區檳榔攤經營不易,因為租金高於郊區,雖然人口多但是停車容易被開紅單,所以愈來愈難做了。」
提及是否會擔心食用檳榔人口流失而淪為夕陽產業,甚至導致文化消逝,李阿姨心有餘而力不足。她說,年輕人情願去上班也不願意接手檳榔攤,加上吃的人越來越少,就算想要為檳榔產業帶來改變,效果也相當有限。
「檳榔不像其他產品是可改良的。」李阿姨論及,檳榔產業應回歸市場法則,有人吃才會有利潤,文化才得以延續下去,否則只能透過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為此文化做宣傳。然而邵祖威表示,如果文化本身會造成人體危害或是環保爭議,那是否有維護的必要仍有待討論。且文化保存的方式十分多元,從早期的文字到近代的影音記錄,不見得只能透過食用來保存檳榔文化。兼顧環保觀念和健康之餘,妥善保存台灣的檳榔特色文化,才是雙贏的局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