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新聞焦點

徜徉金黃柿海 傳承勤儉文化

記者 王思淳、詹宜庭/採訪報導

曬柿產業源自於客家文化,在歷史上動盪不安的日子裡,為了逃難而研發出多種「醃製品」以及可保存較久的食品,其中之一就是廣為大家所熟悉的「柿餅」。基於氣候與地形的考量下,柿餅工廠大多集中在新竹縣。因為這裡不僅擁有全台唯一的九降風,更在特殊地形以及東北季風的吹拂下,帶出甘甜香的柿餅。

削柿子的農場阿姨。攝影/王思淳

面臨產業斷層 轉型推廣觀光 

陽光下一整片剛處理完的柿子正在風乾。攝影/王思淳

論及從傳統柿餅產業轉型成觀光教育農園,知名柿餅觀光教育園區第四代老闆呂易丞指出,早期的確是以盤商做為主要的柿餅販售出口,後來意識到傳統曬柿文化落沒、同時面臨產業斷層危機,所以選擇轉型為兼具觀光與教育功能的農園。

老宅前風乾的柿子。攝影/詹宜庭

呂易丞認為,「推廣觀光教育農園勢在必行」。他表示:「接手的前幾年,辛苦感不斷湧上心頭,甚至為了量產節省人力使用乾燥機,原本屬於柿餅的香氣消失殆盡。那段日子裡時常想起老人家曾說過:『我們做吃的要有良心,不然就不要做。』這句話深深烙印在心底,最終堅持傳統方法到現在。」

將柿子放在去皮機器上的阿姨。攝影/詹宜庭

染柿活動 彰顯家族精神

小老闆叫賣柿餅。攝影/王思淳

農園中還有另一項別出心裁的「柿染」活動,乃源自於老人家的故事發展而出。觀光教育園區員工陳珍珠表示 :「在削柿場中有一根柱子長年未經粉刷,以前因為老人家膝關節不便,時常削完柿子皮後手沾滿了柿汁,都會扶著它站起,久了柱子也就被染成另一個樣貌。而我們老闆看著它就會想起媽媽,時刻提醒自己必須堅持古老作法,才有園區的柿染活動。」

許多學生參觀柿子果園。攝影/詹宜庭

自2004年接手經營後,迄今已15餘年,呂易丞說:「園區目前走向教育性質的轉型,不僅是為了要推廣文化,也是為了這個產業去鋪路。除了繼續維持傳統做法,『柿餅』是具備文化性、技術性,同時也是客家人的代表。另外,目前正在研究如何過了產季,也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回來投入、喜愛這份產業。」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堅守古法日曬柿餅 飄香百年的金黃滋味

異鄉人狂想曲 客家義民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