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與疾病共存 糖尿病患者的長期抗戰

記者 黃以晴、陳亮至、莊立揚/採訪報導
點擊圖片進入融媒體網站。病友自行施打胰島素。攝影/陳亮至

你認為糖尿病為什麼可怕?

是不能享受美食的痛苦嗎?還是要忍受藥物及打針治療的疼痛感?亦或是發現這是終身疾病後心裡所感到的無力感及壓力?或著是各種可怕的併發症?

就現今數據統計,目前常見的類型共分有四大類,而其中又以第一型及第二型為大宗,此兩種類型占了整體患者數量的95%左右。第一型糖尿病為先天性缺乏分泌胰島素的細胞,通常號發於幼年人口,而第二型則是因年齡、遺傳、生活型態不良等原因所導致。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糖尿病患的心理壓力

糖尿病患者得病後,需面臨許多的壓力。心理壓力更是成為病患治療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糖尿病做為需要終生治療的疾病,患者在得知自己罹病時通常會受到不小的心理打擊。醫師建議病人應將糖尿病視為一種體質而非疾病。

身為糖尿病友的醫師林嘉鴻建議患者應將此視為一改變的機會,從而改變不正常的生活作息、培養均衡的飲食以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家屬也應該扮演鼓勵陪同以及叮嚀的角色,更可以藉此機會來和病友一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然而家屬過度的保護心態反而會使患者的心理壓力遽增,缺乏心理照顧的患者不只不會讓病情好轉,反而會惡化他們的病情,糖尿病不只是需要生理機能的調適,心態轉換以及互相扶持才是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藥方之一。 

雖然糖尿病患必須長期使用藥物治療才能有顯著的改善,但是光靠服藥並不足夠,病友罹病時的壓力是無法光靠一人獨自撐過去,有著家人的陪伴以及支持以及心態上的轉換,才能減少糖尿病對病友的影響。


近十年全台肥胖人口比例。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製圖/黃昱穎

糖尿病患的飲食習慣

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再加上缺乏運動。罹患三高的機率不斷增加,糖尿病已然成為現代化後的文明病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有230多萬人,每年以25000人的速度增加。

然而大眾對糖尿病的認知並沒有隨著人數的上升而增加,對於糖尿病的警覺性不夠,再加上高糖高鹽的飲食文化以及運動習慣的長期缺乏,使每年糖尿病患人數持續增加。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以遺傳為最大宗,只要飲食稍不控制,就容易誘發糖尿病。

肥胖也是一種警訊,醫師蔡松昇指出:「糖尿病是一種與肥胖以及運動習慣息息相關的疾病。」然而沒有遺傳因子的一般人若是暴飲暴食,造成脂肪的囤積,身上胰島素所需的量,便會持續增加,成為胰臟嚴重的負擔,也會演變成糖尿病。因此飲食習慣導致而成的肥胖,以及不規律運動的壞習慣需要被矯正。

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不能單依靠胰島素以及藥物。飲食與運動在糖尿病的療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此次採訪的三位醫師皆表示,飲食控管,再加上運動習慣的養成,病情就能有效的改善。游能俊醫師表示:「不要把糖尿病當成限制你飲食的一種疾病。要反過來思考,它其實是在提醒我們飲食習慣不好,需要改善。」。

「糖尿病的飲食,其實是一種健康的飲食,並不只局限於糖尿患者」——長庚醫院醫師林嘉鴻。

 

醫師游能俊。照片提供/游能俊

患者家庭裡不只患者需要控管飲食,家人也能與患者共同參與。這樣一來不只能給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全家人的身體也能因此受惠。醫師建議可以使用磅秤去計算每一餐飲食的份量,進而根據攝食份量去調節胰島素的劑量。

游能俊表示:「飲食的份量要注意之外,每餐蛋白質的攝取也很重要,三餐都要吃,蛋白質不攝取會使得身體肌肉流失」。而蔡松昇醫師也提到坊間所謂的生酮飲食、斷食等方法都屬「偏方」。長期營養攝取不當的話會使得病情更加惡化。

根據蔡松昇的建議,「運動最好是做有氧運動,以及遵守五三三的運動法則」,而五三三法則指的是每周運動五次、每次30分鐘、心跳到達每分鐘130下以上為佳。患者們在運動類型上,選擇能夠消耗脂肪的有氧運動為主(有氧運動可以減少脂肪、消耗熱量,並且有促進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降低三高發生機率等效果),如:健走、游泳等為基準,方能達到有效的體重控制。

藥物使用

胰島素為人體自然產生,卻有不少迷思。洗腎、截肢、白內障?到底為什麼要使用胰島素?

目前常見的糖尿病藥物分為兩種,一種是口服藥,口服藥的作用通常為增加身體的胰島素利用率、抑制肝臟製造過多的葡萄糖、阻斷所攝取的澱粉消化、提升體內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等等,這類型的口服藥通常需一天服用多次,且會附帶些許的副作用,第二種則是需要透過針頭注射的胰島素。

糖尿病患口服藥示意圖。攝影/陳亮至
胰島素拋棄式針頭,避免細菌感染。攝影/陳亮至

許多坊間對於胰島素療法不具好感。認為打了胰島素就會讓眼睛失明、就要截肢甚至洗腎等,種種流言使得病患對於胰島素敬而遠之。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迷思,根據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松昇表示:「這些失明、截肢的案例,其實是患者沒有控制好病情、沒有施打胰島素,病情惡化之後的結果;這些患者往往是面臨到這種情況才開始想打胰島素,導致以訛傳訛讓他人誤解

由上表可以看出,仍然有很大部分的糖尿病患沒有注射胰島素的習慣。資料來源/台灣胰島素注射指引、製圖/莊立揚
兩周的胰島素用量。攝影/陳亮至
長庚醫院醫師蔡松昇。照片提供/蔡松昇

蔡松昇也提到許多人認為打胰島素會引發截肢、失明甚至洗腎的風險。然而這些都是迷思,正是因為病患在治療前期沒有使用胰島素,所以到後期才會有許多嚴重的併發症。

施打胰島素,可以使糖尿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尤其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根據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嘉鴻說明:「胰島素可以視作人體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並且減少發生併發症的機率;施打胰島素還能促進與活化糖尿病患者胰島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患者日後面對胰島素時,可請放心的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

胰島素的施打

醫療保健知識

該如何做檢測?我的家庭有第二型患者。該怎麼做才能有效的防範糖尿病呢?
長庚醫院醫師林嘉鴻。攝影/陳亮至

糖尿病固然可怕,但是也沒有到無藥可醫的地步,目前政府跟各大醫院都有在宣導正確的預防觀念,而目前醫院也建議40歲以上的中年民眾每三年去一次醫院作全面性的糖尿病篩檢,而如果是有家族遺傳史的民眾更應該如此。

林嘉鴻指出:「糖尿病若能有效控制,其實就跟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非常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並按時測量血糖,觀察自己的血糖表現,以及用藥的效果劑量。

也因為糖尿病的顯現症狀,不容易使民眾有警覺心,因此游能俊鼓勵有遺傳因子的民眾,也可以透過測量血糖,降低罹病的機會。血糖控制不良的人,建議每天測量三~四次。血糖控制良好的人,建議每週挑選不同時段,測量三~四次。如果飯前血糖控制良好,建議加測飯後血糖,查看血糖的波動幅度。

世新大學營養師李淑娟。攝影/黃以晴

世新大學營養師李淑娟建議,糖尿病病患在選擇食物時盡量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並選擇以天然方式取得的食物為佳,而具有醣份的食物如全榖根莖類、奶類、水果類攝取時應根據病患的體型及日常的活動量來計算食物的攝取量。 

而均衡飲食代表著每人每日三餐皆應該要攝取六大類型,而六大類指的是奶類、蔬菜、水果、全穀根莖、蛋豆魚肉類及堅果油脂類,而糖尿病患須斟酌攝取米飯類、蛋肉類,另外油脂類盡量以一份(一茶匙)為佳且避免油炸及精製糖。而李淑娟也提到病患應避免攝取精緻糖類做成的糕點、飲料等會導致血糖短時間內快速升高的食物。

定期量測血糖,監控自身健康。攝影/陳亮至
血糖針頭調整至合適粗細。攝影/陳亮至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刺針下的陪伴-糖尿病的簡介及預防

 

延伸閱讀:

十大疾病之首 隱形的殺手-糖尿病

正確攝取蛋白質 慢性病不易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