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傷人事件頻傳 農委會擬修法禁養

記者 李宗澤、黃玟綺、程淇/採訪報導

八月下旬雲林一名機車騎士行進道路間突遭比特犬攻擊,造成腿部大範圍撕裂傷。九月初台中又傳未繫繩的比特犬突然衝出,攻擊路過的三名民眾,導致撕裂傷、挫傷。比特犬傷人事件越來越多,對於特定危險犬隻的禁養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比特惡霸分不清 禁養政策引不滿

9月16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吉仲在臉書上公告,農委會將修正「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依動物保護法第8條規定,將比特犬及其混血犬隻等具攻擊性的大型犬列入禁止飼養及進口的名單。除了比特犬之外,惡霸犬也被包含在名單內。

此舉已讓許多惡霸犬飼主表示不滿,日前四位立委蔡易餘林楚茵劉建國高嘉瑜和惡霸犬飼主們聯合召開「我很醜但我很溫和」記者會,呼籲農委會修法時能審慎思考禁養惡霸犬的議題。

日前惡霸犬自治會於立法院開記者會聲明,農委會禁養惡霸犬的決定太過草率。攝影/黃玟綺
惡霸犬業者黃偉表示,店內購買惡霸犬的消費者,大部分都是為了讓牠陪伴孩童成長。攝影/黃玟綺

同樣列入危險犬種的惡霸犬,只因百年前和比特犬有混種血緣關係,也面臨禁養、輸出入的處境。事實上,惡霸犬被美國聯合犬業俱樂部(UKC)認證為伴侶犬,具有友善和寬容的穩定性格。惡霸犬業者黃偉說,通常購買惡霸犬的飼主都是想讓牠陪伴孩童,和小型犬神經質的個性完全不同。

惡霸犬廖姓飼主表示,惡霸犬的習性和一般犬類沒有差別,一樣黏人愛撒嬌,和家中的孩童也相處融洽,不會有性格暴躁的問題。惡霸犬只是長得不討喜,牠並不會主動攻擊人。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表示,農委會已和國立海洋大學獸醫系合作,期望依照準確的科學依據,例如血液基因鑑定,以建立標準的鑑定流程,讓行政機關得以判別犬隻是遭禁養的比特犬還是溫馴的惡霸犬。

許多惡霸犬飼主表示惡霸犬是極為友善的犬隻。攝影/黃玟綺

寵物登記不盛行 追溯具難度

根據農委會2017年推估,台灣的寵物登記率僅六成,顯示為寵物登記、植晶片、建立身分認證的觀念尚未普及,近四成的犬貓未在可追溯的範圍內。若禁養比特犬的條例實施,未登記的黑數,確實將導致管理層面出現漏洞。

飼養比特犬三年的飼主朱宸武認為,若農委會對於比特犬的實際數量無法完全掌握,未登記的比特犬被查處,可馴化的犬隻該如何安置、不可馴化的又該何去何從,後續的配套措施如果沒有完善,問題會跟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救援隊隊長吳晉安表示,寵物登記是強制法。以政府的管制角度來說沒有缺點,以未替寵物植入晶片的飼主而言,則是想躲避動物保護法(以下稱動保法)。動保法本身罰則就重,如果稽查到未登記就飼養比特犬的飼主,罰鍰最低為新台幣5萬元、最高為新台幣25萬元。 

動保處呼籲民眾必須遵守法律,確實的做到動物登記。攝影/黃玟綺

杜絕犬隻傷人 飼主馴養有責

「預防突發事件發生本來就是飼主應盡的責任,不論惡霸犬還是比特犬,主要還是取決於飼主如何馴養寵物。」朱宸武指出,台灣在飼養寵物的規範上應增設考取執照的方式,確保每個飼主了解寵物飼養知識,並且具有一定能力馴養、管教寵物。他也說,只有飼主擁有正確觀念,才能有效降低犬隻攻擊人的事件一再發生。

動保處救援隊長吳晉安則持不同意見,飼主完成寵物訓練課程不見得就能將犬隻訓練好,考取執照只會增加政府負擔,關鍵還是飼主的心態問題,如果飼養比特犬、惡霸犬只是抱持著很「酷」、很「炫」的心態,飼主能否妥善管理寵物,恐怕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鄭祝菁解釋,從2018年開始陸續都有比特犬傷人的公安事件發生,才會進入更高強度的管理機制,政府建立飼主執照考核制度,也需考量行政成本,並判斷是否有足夠資源與能力支撐此制度,目前動保法條文也沒有賦予行政單位權力發照。雖對於落實飼主管理責任是正向的發展,但是制度的建立、訓練師資相關方面仍需要與各界專業人士討論。

2019年的犬隻傷害案件數幾乎是2016年的兩倍。資料來源/台北市議員潘懷宗議員研究室、製圖/黃玟綺

遛狗繫牽繩 飼主免受罰

農委會依據各大媒體已揭露的報導統計,今年比特犬咬傷人事件已經高達六起。9月在台北市花博公園也有貴賓狗慘被攻擊當場死亡動保處細查之下才發現,因為飼主並未將犬隻繫上牽繩,同時沒有留意、疏忽犬隻的狀況而導致的悲劇。

近年動保通報案件中,有三分之一的案件都是因為遛狗未繫牽繩。資料來源/台北市議員潘懷宗議員研究室、製圖/黃玟綺

惡霸犬廖姓飼主表示,外出時犬隻都會繫上牽繩,因為擔心陌生人害怕惡霸犬,也會將犬隻盡量往自己身上靠緊,降低犬隻受驚嚇的可能性,更能掌握犬隻的狀況。比特犬飼主朱宸武也說,帶猛犬出門更應該將注意力提高,除了繫上牽繩,飼主可以適當的訓練犬隻,讓牠充分的社會化,學會聽從主人的指令降低對人過強的警戒心。 

根據《動物保護法》第7條第20條規定,飼主應防止寵物無故侵害他人生命、自由、財產,具攻擊性的寵物進出公共場所應由成年人陪伴,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例如繫上1.5公尺內的牽繩、或是配戴不影響散熱的透氣口罩,若沒有遵守,將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至15萬元以下的罰鍰。

遛狗未繫牽繩將可開罰新台幣2000元至1萬元。攝影/黃玟綺

吳晉安表示,基本上犬隻在開放性較高的公共場所,必須要有年滿20歲的成人陪伴、繫上牽繩、配戴口罩,三種規範缺一不可,若飼主未盡管理犬隻的義務,全台各縣市都有動物保護申訴專線可以檢舉案件,舉發的民眾最少可以提供遛狗飼主的車牌,讓動保處更好查緝。

犬隻攻擊不慌張 冷靜防範學自保

訓犬師楊暐楨說,若是被危險犬隻緊咬不放,可以運用打火機的熱源嚇阻。攝影/黃玟綺

若是遇見犬隻,無法判定犬隻是否會傷人時,朱宸武表示,基本上犬隻在生氣時的表現類似,耳朵會豎高、發出低鳴聲,這都是警告人類已經闖入牠的地盤的信號。犬類極少是會無緣由就亂咬,攻擊人也不是討厭人類,通常是害怕或受到驚嚇,才會以咬人來表達牠的憤怒和驚恐。

學校訓練師楊暐楨解釋,如果是被殺傷力不大的犬隻,例如小型犬咬住身體的某個部位,只要稍微發出聲音嚇阻一下,牠就會鬆開嘴巴;如果是比較凶猛的犬類,就必須拿打火機往犬隻的肚子方向燃燒,由於肚子是犬隻較脆弱的部位,犬隻通常會馬上遠離熱源,緊咬的嘴巴也會跟著鬆開。

他警告,千萬別嘗試矇住犬隻的眼睛,牠有可能會因為看不見,產生害怕的情緒進而失控。再者拿長棍、雨傘等物品擊打犬隻,這種行為很容易激怒牠,反而更加危險。盡量避免與犬隻眼神接觸,如果牠在吠叫也不要有反應,冷靜並慢慢的遠離犬隻,降低起衝突的可能。

衛生福利部《急救與緊急狀況處理──動物及人咬傷》守則提到,不同動物和被咬傷部位不同會造成不一樣的傷害,雖然大多數被咬傷的患者不需要特別的醫療處置,但某些咬傷若未經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局部肢體永久損傷,併發感染或狂犬病,甚至死亡。密切觀察受傷的狀況與傷口的變化,若出現惡化則應立即尋求醫師治療,謹慎處理為上策。

遭動物咬傷後四步處理步驟。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製圖/陳妍瑧

 

延伸閱讀:

流浪犬變身心輔犬 互動陪伴銀髮族

貓犬送行者 陪伴毛孩的最後一哩路

北市推友善狗狗公車 大型犬飼主福音

護國神犬大功臣 守護台灣最前線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