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楷昇、吳芳儀、劉德懋/採訪報導
人們對迷因的理解是很直接的,常常不假思索地接受它提供的資訊,又因網路上的相似極高,傳散速度遠是文字所不能及。若迷因與政治或散播假訊息相結合,恐促進討論為價值的平台的少數意見被忽略。
迷因進退兼具
迷因具有使人信服、傳散快速及容易再製的特性,讓有意要藉迷因來宣傳某些思維或立場的人可以用較小的成本造成極大的效果,因為只要迷因做得成功,自然會有人分享或改圖,而這些參與迷因的人都將成為宣傳者。國立台北大學數位行銷學程助理教授廖凱宏認為,迷因再製、三創、四創的行為就很容易被利用來創造更強大的迷因,達到宣傳的效果。
然而,有意要傳播的內容可以快速傳散,即表示對自己而言是負面的內容也可以,此時做一個更強的迷因或許就可以把聲量壓過去以把傷害降低。於此他提到迷因彼此之間具有競爭的特性,這也與為什麼政府相當在意迷因的工作有關,因為其是一種抵抗負面訊息的手段,可以透過創造與當前風向不一致的迷因來與其抗衡。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曾經在受主流媒體訪問時也提及類似概念,他指稱他的團隊可以在一小時之內就導正網軍針對某個議題帶來的負面效果。
迷因產生的極化與不民主
不過效率常伴隨著一些犧牲,迷因的使用犧牲網路上言論平等的一些可能。迷因的資訊量不大,但是卻可以在人們的思想之中創造一些特定的立場及對於某些議題的鮮明印象,儘管他們可能不會對事情有太多深入的了解,但這種對事物的「略知一二」在議題設定上已是相當的成功,人們了解的淺但是卻有很多人知道,而能夠被說服的人大部分會被說服且對正確性不疑有他。正因為這種切合議題設定原則的表現形式,使其可以避免展露出自己的破綻,在被發現破綻前,他們早已相信迷因圖所提供的資訊。
「不懂迷因脈絡細節的人很容易看到的只是片段或是破碎式的資訊,我覺得會極化他們的態度,原本支持的人會更支持,不支持的就更討厭對方。」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林日璇提到使用迷因可能會造成的負面影響,「中間立場的人可能就會忽略這些內容,或是有可能會被聲量比較大的那一方帶走。」
林日璇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很難有討論的機會,且只用迷因或是圖片的方式也難以讓大家了解事情的全貌,支持某立場的人無疑地繼續支持,反對的人就無條件反對,雙方都無法理性考慮事情的細節。再者,沉默螺旋會使較弱勢的意見被壓過,儘管弱勢方也可以同樣方式反擊,但要影響中間立場的機會不大,最後都是流於強恆強、弱恆弱的局面。
這些說法若放到政治場域來看,就像是直接將政治人物或其政黨的形象與好的或壞的東西放在一起,部分的人看到就會傾向將兩者的概念連結起來,他們也不會去討論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與該人或黨有所關聯,更不論其因果的正確與否。最後,與政治相關的迷因可能造成的結果是,人們認為某個政治人物的政績好或行為有偏差,但是具體為什麼認定為好或壞,他們是說不出細節的。
相關系列報導:
精彩融媒體報導:《迷因的起源與在台灣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