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永嫻、黃雅秀/採訪報導
前進五峰鄉 享受泰雅部落風情
蜿蜒小路、群山環繞,沿著南清公路抵達新竹縣五峰鄉,五峰鄉是新竹縣人口最稀少的鄉鎮,在民國92年期間,成立一座專門教導泰雅狩獵文化的獵人學校。
「打獵」對現代人來說或許相當遙遠,但在從古至今的泰雅歷史上占相當重要一部分,原始族人多居住於山林,食物來源必須透過學習打獵方式取得,故族人更將它視為一種賴以為生的生存技能。
創立獵人學校 堅持信念不忘本
獵人學校理事主席蔣冬妹提及,狩獵不是屠殺,獵人學校的創立不單單只是要教人打獵,還要透過產業結合觀光的方式,讓更多人進入五峰鄉,深入和平部落,學習如何用謙卑的心與大地共處。 教官陳文清則回憶起自己剛回到部落時,遇到不會的地方必須詢問長輩,未來希望學習更多技術才能帶給像他一樣的返鄉青年。
一日泰雅獵人 遠離都市塵囂
獵人學校的位置就坐落於河床旁,伴隨著潺潺水聲,使內心格外平靜,學員們一踏入校門,馬上融入其中,教官的熱情領導著遠道而來的大家,接著穿上泰雅族傳統服飾、頭飾與各種配件,一轉眼大家便晉身為各個身經百戰的泰雅勇士與公主,隨著音樂紛紛起舞,具感染力的部落精神,彷彿暫時放下了都市生活中的噪音和喧囂,在祖靈的守護下,利用早期嚇跑清軍的竹砲聲當作禮砲,祈求今日活動能圓滿進行、平安結束。
課程項目包羅萬象,包括靜態的歷史故事、實際上山設置山豬及飛鼠陷阱和聚精會神的射箭比賽,當然不可錯過最受歡迎的美食饗宴,體驗過去族人如何自給自足,在有限的情況下填飽肚子,大家拿起隨手可得的竹子敲敲打打,利用竹子空心部分,當作吃飯器具,不僅取得容易也能為食物增添不少香氣。
不僅如此,上山體驗早期泰雅族捕狩獵物的技能,學習射箭的精準度,在面對獵物時能夠得心應手,除了射箭以外,設置陷阱也是一大學問,不論是使用的工具材質、落葉的濕度和動物的反應習性都必須深入了解,才能讓獵物乖乖地掉入陷阱中。
在打獵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一不小心誤觸禁忌,例如上山前不可預設獵物的數量,獲取任何獵物都是上天的旨意,族人沒有能力去預估,只要心存感激就好。然而並不是每次都能如心所願地成功捕狩到獵物,從體會食材是多麽得來不易後,教育學員應珍惜眼前辛苦捕獵到的食物。
青年外移危機 文化斷層擔憂
隨著台灣社會急速的現代化,原住民漢化嚴重,許多傳統技藝慢慢流失,族語的溝通上出現屏障,在台灣傳統文面人數更是寥寥無幾,獵人學校教官張其偉提到:「傳承就是一代接一代,很多過去上山的傳統技術都是從父親那一代傳授下來。」然而代代相傳這樣看似輕鬆的詞,對和平部落的居民而言,卻是相當沉重的考驗。
與山林共處 狩獵精神不斷線
面對青年人口流失和原住民漢化嚴重等問題,泰雅族的傳統文化、技藝和智慧受到忽視,長久下來衍生了文化斷層和技藝流失的現象。許多青年出社會後往都市發展,導致泰雅族人口缺失,自然而然在傳承使命上造成嚴重斷層,在擴展文化的同時,獵人學校也渴望能夠藉由活動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泰雅族,除了擴展推廣以外,部落的人也需要盡力找回自我認同,每個人的使命感都不一樣,必須秉持信念,盡自己最大能力守護這塊土地,讓部落文化能永續流傳、永不斷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