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社福

復康巴士供不應求 民間無障礙交通興起

記者 王品力、李撰之、陳芊妙/採訪報導

我國身心障礙人士逐年增加,政府雖推動復康巴士多年,卻始終負擔不起所有搭乘需求;負責經營新北復康巴士的育成基金會指出,政府補助金有限,無法平衡營運成本。為填補復康巴士空缺,近來不少民間業者投入無障礙交通服務,盼能給予民眾實質幫助。

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計算至今年第二季,我國身心障礙人士約有117萬人,佔全國總人數的4.8%,年齡集中在65歲以上。其中新北市身障者167000多人,為全國最高,其次依序為高雄市、台中市、台北市等,身障人士經醫師鑑定及專業人士評估後,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依等級不同,可享不同的福利措施。

我國身心障礙人口數逐年增加,統計至2019年第二季,約有117萬人。資料來源/衛福部、製圖/王品力

各縣市政府為因應身障者人數逐年上升,約在20年前陸續成立復康巴士,專門載送身障人士,但推動至今,由於使用集中在早、中、晚尖峰時段,加上依照分級不同,較重度者有優先使用權,不少有搭乘需求的民眾時常抱怨供不應求,根本預約不到車。

實際訪問平時陪同家中身障人士回診的吳小姐也直言,復康巴士其實對他們來說是便利的設施,但實在太難預約。

以全國身障者數量最多的新北市為例,負責新北復康巴士營運的育成基金會透過書面表示,身障人士平時就醫、復健、回診,都相當依賴復康巴士接送,每輛車每月大約要出勤130次以上,即便目前新北市的復康巴士約有450輛,居全國之冠,還是難以應付所有需求,每個月平均仍有高達4000次民眾預約不到車輛的狀況。

新北市身障人士數量居全國之首,政府推動的復康巴士明顯供不應求,民眾預約不到車輛的狀況每月平均約有4000次。攝影/王品力

育成基金會指出,全台復康巴士約1892輛,但需求的人數高達37.3萬,當然供不應求;在營運狀況方面,企業過去時常捐贈車輛,但其實他們並不是車子不夠,而是缺乏營運費用,復康巴士的支出包含駕駛員費用、車輛保險、車輛的維修和保養、油錢等,接送乘客前的空車也都是成本,又需要經常性的油耗停等,導致維修費高,實際收費時卻僅以計程車跳表的三分之一計價,實在難以負擔龐大的營運成本,希望企業也能直接捐助費用。

民間投入盼填補復康空缺

針對身障人士在外交通需求未獲得改善的情況,近來有愈來愈多民間公司提供無障礙交通服務,政府也開始徵求車商購入無障礙車種,讓民間的專業人士能幫助有需要的機構和患者。

車福服務公司總經理賴仲騰表示,自己之前的工作是駕駛救護車,後來看見身障交通這塊有需求,也希望自己能有較規律的工作,因而成立無障礙服務公司。

車福服務公司除了無障礙交通接送之外,也提供協助上下樓、身障者輔助工具等其他服務。攝影/王品力

賴仲騰提到,公司有很多的司機本身就是救護員,且公司也會額外提供司機接受急救教育訓練、考取證照,畢竟身障、高齡的乘客難以預測身體狀況,若載送乘客的途中,有人心臟停止、突然出血,司機就能馬上做出判斷、在救護車來之前幫忙做一些急救措施。

車福服務公司總經理賴仲騰說明,伊甸基金會先前退出新北復康巴士營運,和車輛難以保養,以及難以負荷人事成本有關。攝影/陳芊妙

對於政府推復康巴士難達成效,賴仲騰舉例,2017伊甸基金會因為無法負擔營運虧損,選擇退出新北市復康巴士,震撼社福界,但其實原因他們同行都清楚。

接手復康巴士雖然不用負擔購車的成本,但政府採總額制給予補助金,假如某輛車的貴重部分損壞,就得挪用其他車的保養費來維修,因此有很多故障、不能開的車只能丟在旁邊,100輛車中可能只有40輛在真正運作。

復康巴士難以經營的另一問題,則是政府實施一例一休後,人事方面遇到困境,司機不可能因為工作時間超過一例一休所制定的標準,就為了要下班而讓乘客下車,但如果用加班費計算,公司負擔又太重,伊甸最後才選擇退出經營。賴仲騰感嘆,政府可能以為提供車輛後就能妥善經營,實際上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外出、赴約等戶外活動,對一般人而言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但對行動不便的身障人士而言,可能卻是久久一次可以出來透風的難得機會,其實身障者反而更應該多出門活動,對身心健康必有益處。

不論是政府推動的復康巴士,或近期無障礙服務公司的興起,出發點都是希望能幫助身障者減少不便,兩者應相互配合,共同改善供不應求,讓身障人士也能享有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無障礙車業盼政府增具體補助

因應政府復康巴士的不足,近來愈來愈多民間業者投入無障礙交通服務,讓有需求的民眾選擇更多,也較能預約成功。不過,民間無障礙車業指出,雖然政府有給予補助,但無障礙車種成本龐大,目前難以達到損益平衡。

賴仲騰表示,無障礙交通接送的營運成本高、獲利少,一輛完善的無障礙車種約要180萬,落地後直接折20萬,折舊率高,政府卻僅退予20萬貨物稅,對業者來說補助幾乎無感。

賴仲騰認為,政府可以增加具體補助,例如:免繳營業稅、牌照燃料稅,或類似計程車業的加油折扣,讓民間的無障礙服務享更多優惠,以維持營運。

針對提供無障礙接送服務狀況,租賃業無障礙福祉車司機沈士傑指出,日照中心及家屬難以負擔自行購入無障礙車種的費用,因此尋求其他提供接送的管道,但租賃車業雖隸屬私人機構,自有一套車費計算系統,實際上與計程車的車資差不多,政府給予身障者的車資補助頗有限。

租賃業無障礙福祉車司機沈士傑表示,政府給予身心障礙人士搭乘無障礙車輛的車資補助有限。攝影/陳芊妙

沈士傑也提到,民眾現在能利用LINE線上訂車,快速整合資訊,叫車更為便利,不過還是有許多乘客無從得知叫車管道,希望政府能加強宣傳,除了復康巴士之外,還有其他無障礙車業服務可以選擇。

中南海交通公司無障礙計程車司機莊名揚則透過書面表示,購買車價高、負擔重、耗油量大的無障礙車種,政府卻只給予司機一次性的購車補助,無其他配套措施,導致司機購買意願低,且補助實際上僅協助改裝升降機輔助工具,業者真正獲得的少之又少。

莊名揚直言,目前無障礙計程車數量不足,自費需求者搭乘意願也不高,呼籲政府應比照復康巴士的福利,回饋搭乘的乘客,提高民眾搭乘意願,進而改善無障礙車業營運。

共乘難實行 無障礙計程車載客量低

復康巴士近年呈現持續性短缺,對此,新北市交通局推廣共乘機制,並透過轉介無障礙計程車的方式,盼解決供不應求的狀況,雖然目前得到些微的改善,但共乘因乘客隱私等問題而推行困難,無障礙計程車則因車資較高使載客量低等因素,使政府僅靠上述兩項方式,仍未能完善預約的漏洞。

針對共乘機制,身障人士陳冠仁表示,若目的地相近,自己願意接受和他人同車,但無障礙車業指出,雖然多數民眾本身不排斥與他人共車,並認為能有效減少等待時間,但目的地不定、下車順序及個人問題,還是使共乘推行遇到困境。

身心障礙人士陳冠仁表示,政府雖然有讓身障者享乘車優惠,但每人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無障礙計程車仍是費用較高的選項。攝影/陳芊妙

至於無障礙計程車情況,莊名揚表示,車輛成本過高,加上政府對乘客車資補助有限,導致司機投入意願低、乘客搭車意願也不高,即使政府有定時視察載客量有無達到標準,但實際乘客實在不多。

陳冠仁也依搭乘經驗指出,政府雖給予身障者愛心卡享乘車優惠,但各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不少身障朋友不願選擇費用較高的無障礙計程車。

許多無障礙司機都是身邊曾有需要幫忙的人,在得知政府有給予補助後,選擇投入無障礙服務,看著自己服務過的乘客慢慢成長、恢復健康,也是司機最大的動力。

但如今無障礙車業的預算及福利缺乏,以致營運困難,盼政府重新調整政策,提出更好的改善措施,整個過程不僅考驗了司機的初衷,也是為了讓更多需要的人們獲得相對應的資源。

 

延伸閱讀:

台北小復康巴士20輛車昨早加入服務障礙者陣容 – 17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