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梓儀、王藝儒/採訪報導
在台灣傳播院校中,新聞倫理是必不可少的課程。其將媒體前輩的操守作為典範教給學生,認為新聞應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前提。然而,回顧資訊爆炸的21世紀,2014年鄭捷案,媒體瘋狂起底鄭捷與其親屬,侵犯其隱私權;2018年燕子颱風事件,掀起假新聞風波,媒體在未經查證下就進行報導,這些行為與新聞倫理背道而馳。
「媒體是公司,不是慈善事業,點閱率、營利是基本要求。」蘋果日報突發中心記者江孟謙點出了如今的媒體現況。他表示,學校教的新聞倫理是理念情況;但在社會上,只要涉及到立場,就不如「理想」般完美,實際上媒體常為了更高的點閱,做出一些原本不願去做的事情。
江孟謙表示,學校的新聞倫理雖然正確且重要,但除此之外,媒體公司還有更重要的考量,例如新聞的即時性、同業的競爭力等,都需要第一線記者居中調和,也端賴報導者如何拿捏。
三立新聞網記者游承霖提到,並不是各家媒體不重視新聞倫理,若為科班出身的記者,心中還是會拿捏分寸,尊重新聞當事人的隱私等。然而,如今有許多記者非科班出身,不了解新聞倫理,再加上主管施加的壓力,進而出現許多違反新聞倫理的報導。
媒體公司雖不能以新聞倫理為首則,但學生仍能從中學到新聞技能。江孟謙指出,出社會的記者要學習的是與受訪者之間的協調、溝通,怎麼樣的方式呈現新聞能夠讓受訪方、長官接受,這也是學校學不到的事情,一切都是靠經驗,以前人建立的模式去改進。他表示,媒體人應在道德與工作間衡量,盡量做出能讓多方滿意的結果。
「學校教的是應然面,但實然面不見得如此。」世新大學新聞學系講師余陽洲也指出,每一家媒體對新聞倫理與新聞價值的定義都各有不同,具有商業取向的媒體自然會將重心放在盈利,而非理想化的新聞倫理。這就導致了業界與學界的認知有如此大的不同。他提到,每一個媒體人都應該有一把道德標尺,用來量自己,在業績壓力與職業操守之間自己做取捨。
蘋果日報記者呂健豪一語點出:「沒有獲利,深度光度都不要談,所有理想都是空談。」他認為,媒體是特殊形態的企業,其生存的前提是盈利,而非新聞倫理;至於現今的媒體亂象,他說短時間內轉型並不現實,最好的做法是試著去產出有深度、對社會有正向幫助的題材,內容足夠充實就可以吸引到更多元的閱聽眾。
媒體現況無法扭轉,新聞倫理也各方存異,學生又該如何面對?游承霖建議,校方應該多邀請線上記者來分享職場經驗,讓學生明白真正的媒體現況,對未來進入新聞事業打下較好的基礎。
余陽洲指出,既然學生認為台灣媒體生態差,就努力增加自己的實力,去到相對較好的媒體。理想面的新聞倫理雖無法完全達到,但若心中有倫理,就無懼媒體亂象,甚至會比別人更有優勢。「應該慶幸自己有多白,而不是哀傷自己沒有別人黑。」余陽洲呼籲傳播科系學生跳出同溫層,學會建立自己的道德標準。
這次不當待宰羊! 閱聽自保之道
網路資訊透明多樣,公開言論百花齊放,如今,新聞的消息來源常取材自網路管道,這樣的做法同時引發抄襲、誤導等爭議,當假新聞四處流竄,查證審核又漏洞百出,身為閱聽眾能做些什麼?
《後真相時代》一書中談及,在這個後真相時代(post-truth)中,相較蓄意作假的謊言,那些真假參半、似是而非的訊息反倒不易辨別。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教授羅曉南表示,如今這個時代價值過於多元、社會難有共識,當人們對事件已有既定立場,便容易只相信自己認同的說詞,陷入「迷信」。
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員莊子豪認為,無法從訊息源頭杜絕假新聞的原因,在於訊息或言論本身沒法判定好壞,新聞不論取用哪一方觀點,都算部分事實的呈現,並無假新聞疑慮。
那閱聽眾到底要如何辨別假新聞?羅曉南認為,提升全民素養是治本之道,閱聽人對不同意見須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放下成見和預設立場,接收訊息時不挑食,才能建立一套自我價值觀判斷真偽。
第三方查核組織之一的「MyGoPen」站長Charles坦言,辨別假訊息並非易事,平常接收資訊時除了抱持懷疑、多方查證的心態,也建議民眾學習正確使用各種數位工具,進行事實判讀與查詢。
「面對一則訊息時,先不要直接相信或分享,試著搜尋資料及多方解讀,使用網路時還是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受到部分輿論或單方面假訊息觀點影響。」Charles認為,民眾面對假訊息可以建立辨識解讀訊息的能力,培養媒體素養。
不過他也表示,內容農場、口碑行銷混淆視聽,加上社群網站推波助瀾,民眾要查證、查詢事實還是相當困難,短期內也很難改變當前媒體生態,媒體素養的推廣仍需時間。
莊子豪則認為,培養閱聽眾的媒體素養對目前假新聞氾濫的情況緩不濟急,「當生病時去看醫生,醫生只告訴你去練身體,你做何感想?」他進一步補充,民眾可藉由LINE、臉書等管道上的第三方查證機構過濾假訊息,這些濾網式的救急措施才能有效改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