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詹蕙銘、詹于萱、沈家君/採訪報導
食農教育 根本做起
面對食安議題,政府不斷祭出相應政策期盼能改善現況,包括建立生產履歷、四章一Q認證制度等,就生產履歷的實行成果而言,也確實看到成效。然而,徹底解決食安問題乃長遠目標,實際面仍須回溯根源,包括對於飲食、生態、農業的教育,也就是所謂的「食農教育」。
食安解決之道 需靠食農教育
食安問題雖然經過多次立法,但民眾對於食品安全性仍無法安心,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於2016年1月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盼能推行「食農教育法」草案,從食農教育、食品回收及食品安全等三個面向建立食安防護網。近幾年,食農教育的概念被反覆提出,目前許多學校、團體皆已推行,但究竟何謂食農教育,以具體例子來說,透過教導學生種植蔬果進而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培養孩童對待食物正確的態度、在食材的營養成分、知識上有所了解,即為食育落實。
食育又被形容為基本五育,德、智、體、群、美之外的第六育,但由於範圍太廣,從親自參與農事生產、處理、烹飪,到學習食材知識、培養正確對待環境態度等文化層面教育,定義上不免歧異。芒果社企創辦人林雅恩營養師針對食育一詞, 給了初步定義,食育即為飲食、農事兩方面的教育。2011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率先提出「綠食育」一詞,將食育加上綠字,並定義綠食育為「以教育目的和方法,達到環保、永續、正義意涵為主軸的綠色飲食實踐」,並分成農業教育、飲食教育、環境教育三大領域。
社會企業 落實食育
林雅恩在推動食育方面不遺餘力,架設網站分享正確飲食知識、發表演講暢談食育理念,近期更延伸推出桌遊,有趣且富含教育意義。她表示,此款食物王國大冒險桌遊,購買者有學校、營養師、父母也有一般客戶,透過把桌遊當作教材,互動式體驗讓更多孩童甚至一般大人都能輕鬆學習,寓教於樂。提及食育,她笑言,目標是讓大家離營養生活近一點,現在做的營養教育是食農教育的一小部份,透過食物滿足生理、心理跟社交,正是她的理念。此外,培育營養師及合作小農也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食育計畫一部份,透過培訓的營養師,讓大眾不只是吸收知識,更是在面對蔬果、食材的態度上有所轉變。而與小農的合作,其實就是讓大眾理解蔬菜營養價值,提升民眾對於營養生活所需的食材、來源產地、販售商家的認知,更拉近小農與大眾的距離,同時達到鼓勵小農的作用,這也是食農教育中回歸土地、環境的目的。
台灣食育 落後日韓
目前台灣推動食農法案的進度仍不明朗,雖然民進黨籍立委姚文智、陳曼麗分別推行相關草案,獲得立院普遍支持,但由於政黨輪替目前還遲無下文。陳曼麗於環境資訊中心的報導中指出,她與姚皆認為因農委會擔任《食農教育法》的主管機關,正巧經歷政權交替時期,各部會問題喬不攏,使得法案依舊躺在立法院審理。相比台灣,日本與韓國卻是早早就開始推廣食農教育,也已獲得可見成效。
早在2005年,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緊接著韓國於2009年同樣頒布《食物教育支持法案》。日本一直是我國在食安政策上學習效尤的對象,在頒布食育基本法後,他們大力推動全民食育運動,除了學童的教育,孕婦、高齡者更是重點教育對象。為完整打造食育的推行,以地方、學校、家庭這三大場所為主要的推動重點區,於地方活動上舉辦消費者與生產者雙方的交流會、食農論壇;學校使用在地食材入菜並規劃相關營養知識教育課程;家庭則是從小培養好觀念、習慣,例如每天吃早餐的習慣養成。此外,日本食育計畫也與農村的推進密不可分,食育計畫中包括在全國推動「地產地銷」讓各地的農業也能跟著發展,進而在食育推動上更趨全面。韓國則是透過推動「食物花園體驗」,讓孩童認識花園中的蔬菜,進而了解自然環境跟食物、作物之間的關係,同時設計「食物教育工作簿」,以說故事的方式讓孩童認識食物。
實際成功案例 零剩餘食育
在台灣,位於新竹縣新豐鄉的埔和國小,為全台剩餘食物最少的國小,正因在校長吳柚的努力下,食農教育貫徹學童生活。班級認養管理種植食材,讓全校師生得以體驗農事的樂趣,在採收後又能將其變成午餐食材。除此之外,講解食物營養與里程碑的生態課程也是學生能有第六育—食育的加強學習,當有了農事體驗,進而能自發性地珍惜粒粒皆辛苦,是更實際的作法學習食農教育,為台灣成功例子之一。
近年台灣有許多單位推動食農教育,包括非營利組織、農會、社區組織、農業生產者團體,且農委會也在今年發起「食農教育推廣計畫」與「食農教育融入小學優良課程方案」徵選活動,透過補助金等方式,期望有益於食農教育的改革者參與規劃。雖然各式活動持續被提出,但推廣仍不夠全面,食農的範圍不該只在教育學童與體驗種植,農民、社會大眾乃至全國人民都須了解食物的生成與來源,進而懂的保護自身權益與安全,而其中以家庭為單位,做起食農的知識普及也是當前法案通過、推動與改善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