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另類表演藝術班 培養多元人才

記者 戴唯琪、沈奕萱/台北報導

 

dsc02376-1
景優班學生正在上體操課程。攝影/沈奕萱

景文高中優人表演藝術班(景優班)突破現有教學體制的教育方式,使學生接受多元的課程,每日傳授不同的訓練課程,從合唱、打擊、武術、舞蹈到體操,不僅提供學生多元的藝術課程,同時也激發著他們的潛能。

與其他藝校不同 透過藝術溝通

台灣有眾多表演藝術班,專門培養演藝人才,然而景文高中的表演藝術班卻和其他藝校大不相同,優人神鼓重視人材的培育與傳承,因此和景文高中合作創設景優班,至今邁入第十屆,結合了音樂、肢體訓練以及靜心的三力整合,著重在培養願意突破自己,發現自我潛能的孩子,景優班老師林育誼表示,很多表演藝術的學習都會專注在舞台的表演上,但是在景優班,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溝通和別人的相處以及和大自然的關係,藝術反而成為了一種媒介,以技術養成作為基礎,幫助學生們找到自己的價值。

dsc02229
教授樂理、創作的老師林育誼正在分享經驗。攝影/沈奕萱

打破框架 使學生多元學習

為了能夠多元的學習,景優班的學生在早上會先在學校上課,下午再到附近的表演 36 房學習術科,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訓練課程,從合唱、樂器、打擊到武術、體操、舞蹈等,每個人在不同領域中找尋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要兼顧其餘的訓練課程多數同學在武術或音樂上都有某一項專長,但是來到景優班,卻不能只是單一的學習,而是必須打破框架,超越自己的極限目前就讀高三的幸琳茹便是一個蛻變的最佳例子,身為布農族的她從小開始參加原聲合唱團,加入景優班以後,第一次嘗試武術,發現原來自己喜歡這種類型的訓練,對於武術也有不少天份,景優班讓幸琳茹看見自己的多種可能性。

dsc02234
高三的全心潔(左起)、全雅安和幸琳茹是來自布農族的孩子,在景優班發現更多可能。攝影/戴唯琪

不侷限自己 保持熱情

景優班的訓練方式比起一般的藝術班會更為辛苦,首先團員得經過徵選的考驗,徵選時的標準主要會著重於他們的態度,孩子們是不是願意在可能的範圍內嘗試每一種可能性,不設限自己的能力林育誼表示,如果能夠突破自己的極限,那麼便能對任何事物保持熱情,保持有旺盛的學習力去面對每一個挑戰。

dsc02316
高一的學生正在上合唱課。攝影/沈奕萱

不同的可能性 相同的信念

從景優班畢業的學生,有些人選擇了出國留學;有些人則在藝術大學就讀相關科系也有一些學生持續的在優人神鼓中努力,無論如何,只要能夠抱持學習的熱忱,不放棄任何的可能,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條路。

dsc02145
江建賢(右)是文化大學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大二學生,也是景優班的畢業學長,表弟彭程洋目前則是就讀景優班高二。攝影/戴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