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鹽埕新生命 港都的藝術轉型

記者陳薇竹、尚瑜真、溫世君/高雄報導

1989年,一個火光燭天的夜晚,燒毀鹽埕區近四十年來的榮景,俄頃間,化萬人空巷為一片焦土。伴隨高雄商業重心的轉移與逐漸外移的人口,昔日風華亦不復存。然而,因駁二藝術特區的設立,再度為已停滯發展20年的舊鹽埕披上新樣貌,使高雄轉向藝術港都之路。

駁二隨處可見的裝置藝術,零距離與民眾互動。攝影/陳薇竹
昔日高雄經濟與商業的代名詞

鹽埕區為高雄市開發最早的貿易重鎮,也是舊時行政中心的所在地。由於其地理位置鄰近高雄港,通商往來十分便利,促使「鹽埕崛江商場」成為早期南台灣舶來品的銷售集散地,其商品種類包含服飾精品、古董珠寶、電子電器產品、菸酒等包羅萬象。雖然鹽埕區是全高雄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卻曾在1960年代的人口統計數值中居全市之冠,當時鹽埕區的繁華可想而知。

此外,197810月成立的「高雄地下街」聞名全台,是台灣首座大型地下商場,位於中正四路與愛河交會處,佔地面積逾11200坪,其全盛時期的商店數超過350家。然而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燒了足足10幾個小時,漫天蓋地的吞噬整個地下街。當地居民張萬里感嘆的表示,地下街的燒毀,大幅降低了民眾消費的意願,再加上捷運站長年施工,在這兩個原因下,許多商圈及店家開始轉移,鹽埕區的人口也逐漸外移。

由已故大統集團創辦人吳耀庭於1953年創立的「大新百貨」最初也是坐落於鹽埕區,為高雄第一家由台灣人創立的百貨公司,同時也是全台灣第一間安裝電動手扶梯的百貨公司。曾於1964年到1965年期間,擁有「全台最大百貨公司」的頭銜,盛極一時,成為當時南台灣必遊的景點,吳耀庭也因此有「百貨業南霸天」的稱號。然而隨著鹽埕區的沒落,百貨商圈因而轉移並逐步縮減規模,於20106月底歇業,帶走了許多四、五十歲以上高雄民眾的記憶。

一場大火讓繁華的鹽埕區付之一炬。照片提供/取自網路
重現鹽埕絢麗風華

多年後,在高雄市政府的努力下創立了「駁二藝術特區」,配合政府的扶助計畫,吸引不少年輕族群回鄉創業,發揚在地文化。礙於南部藝術的產業鏈尚未建立,因此駁二藝術特區存在的目的,在於創建地方特色與民眾欣賞文化藝術習慣的養成,即所謂的「養客」,帶有教育的意味。「駁二可以說是當代藝術的入門,希望能將藝術融入生活,與其一百個客人來一次,不如一個客人來一百次。」,駁二共創基地業務拓展組組長簡嘉論這樣說道。

然而駁二是由政府所經營,不以商業營利為目的,所以在特區內鮮少有像卡通人物之類的商業型展覽,而是偏向獨特風格且具有深度的當代藝術作品,吸引固定族群前來,即使消費族群遍及不廣,但卻夠深。改變民眾的消費習慣,賦予物品價值,讓物品能陪伴消費者長久的時間、建立情感,這是駁二亙古不變的宗旨。

簡家論認為,比起購入其他的奢侈品,珍藏藝術創作更來得有意義,他說:「奢侈品會退流行、但藝術品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還能與喜愛的藝術家建立關係,對藝術也有更深層的瞭解,上至生活型態;下至消費習慣都會有所改變,還能凸顯一個人的個性與品味。

現今,駁二藝術特區已成為鹽埕區最具代表性的觀光勝地。港埠廣大腹地適合闔家親子郊遊踏青;傍晚的夕陽餘暉更是情侶約會的最佳去處,除了有高雄在地與本國遊客外,也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遊客,尤其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來客成長率更是年年增加,使鹽埕區走向了國際。一位來自印尼的部落客Aaronhandajani表示,駁二營造出的藝術氣氛十分的獨特,港邊的空氣很清新,給他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有機會必定舊地重遊。然而七月份於駁二通車的輕軌,使得往來的人潮得以紓緩,地貌及動線的改變也為駁二增添了全新的樣貌,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官體驗。另外課長簡嘉論也預告,明年的駁二在景觀上將會有一番大改造,一條號稱「奇幻大道」的藝術造景將震撼遊客的視覺,想必能吸引更多遊客湧入駁二,走進嶄新的鹽埕區。

近期剛通車的輕軌,使駁二來客量增加不少。攝影/陳薇竹
遊子返鄉 為港都注入年輕活水

一個沒落的鬧區要轉型必定需要創新。相較於較生硬的美術館來說,駁二藝術特區拉近了藝術品與民眾間的距離,將平常展示在美術館櫥窗裡冰冷的藝術品移至戶外,接近大自然並賦予它溫度,透過導覽的方式帶領民眾認識它,甚至是透過可觸摸的裝置藝術,零距離的呈現在民眾面前,讓藝術品也可以與大眾互動,除了映入眼簾還能烙在心田,日漸薰陶下誘發遊客對藝術的興趣與好奇。

為了打造鹽埕全新的樣貌,駁二的藝術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在招商時特別重視獨特性與質感兼具的業者,且需對高雄這塊沃土富有相當的情感,融合傳統與現代,使當代藝術與在地文化得以廣泛推廣。再者,串連藝術產業鏈一直是駁二的宗旨,因此強烈鼓勵業者們寓教於樂,在推廣藝術的同時能夠帶動商機,除了讓遊客從做中學之外,還能帶些文創商品留做紀念。

因高雄市政府人才回流計畫返鄉的「言成金工坊」老闆洪明雄就是一個例子,他說他本身就在鹽埕區土身土長,選擇返鄉創業的原因就是礙於市場上的金工市場已被銀樓占去,像他們這種傳統金工技藝在外面沒有銷售市場,碰巧他需要像駁二這樣的一個藝文特區,而駁二也需要年輕藝術人才的加入,造就了今天雙贏的局面,彼此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為符合時代潮流,「言成金工坊」也從金飾品販賣轉型為銀飾,除了銷售之外還加入DIY體驗,網羅更廣大的客群,讓遊客客製化專屬的飾品同時傳承傳統的手工技藝。

以「前店後廠」為概念的言成金工坊,進駐駁二創造雙贏。攝影/陳薇竹
脫胎換骨的新面孔

二十年的停滯期過去,如今的鹽埕區在高雄市政府的努力下已漸漸恢復榮景。駁二藝術特區的設立也替鹽埕勾勒出全新的面孔,與昔日相比,如今的鹽埕除了充滿濃濃人情味之外,還多了一種獨特的藝文氣息。但在大環境的箝制下,框架了多數人的思維,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大眾的休閒娛樂,非主流的藝文推廣窒礙難行,若要使鹽埕成功轉型,躋身為國際觀光勝地,還需要整體社會風氣的改變,理想才有可能化為現實,期許在不久的將來,鹽埕風華能更勝以往。

傍晚時分的高雄港景色。攝影/陳薇竹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