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友宣、黃子洋/文山報導
運動後痠痛不已?肩頸痠痛時買個痠痛貼布救急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架上琳瑯滿目的藥品,不同的商品適用的症狀也不盡相同,應了解後再進行選購,才能真正發揮效用。
常見的運動後使用的藥物
鄭德清藥師指出常見的運動後使用的藥物為下列三種:
(1) 肌肉痠痛〈短期、較不嚴重〉:痠痛貼布、痠痛凝膠、痠痛噴霧
(2) 肌肉痠痛〈長期、較嚴重〉:肌肉鬆弛劑、止痛劑
(3) 關節炎藥物 :過度使用關節導致發炎、不適
了解肌肉痠痛與關節損傷的種類及原因
鄭德清藥師表示,短期肌肉痠痛常見情形為運動過後、做家事、久坐、久站造成,原因大多為太久沒有運動而突然運動,導致乳酸大量堆積、血液循環不良等等,此時可以使用有熱敷或者有舒筋活血作用的痠痛貼布或凝膠、噴霧,此類藥品主要作用為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加速乳酸排除,進而改善肌肉痠痛不適的問題。而另一種也是短期的肌肉痠痛為扭傷、跌倒,此類肌肉痠痛微發炎引起的局部不適,與前述不同,這時候可以選擇用冰敷方式,並配合有消炎成分的痠痛貼布,若疼痛感強烈,也可以適時搭配口服止痛藥,降低不適感。通常酸痛貼布作用所需時間為 10 至 20 分鐘,有效時間為 5-7 小時,缺點為必須貼在作用部位,藥性過了才能撕下,而痠痛凝膠、噴霧的所的作用時間為 10 分鐘左右,有效時間較短,約五個小時。
通常血液循環不良、乳酸堆積所造成的肌肉痠痛大約三天就會消失,若是跌打、扭傷的肌肉痠痛,或者超過三天症狀仍未改善,甚至加劇,則很有可能已經造成肌肉或神經損傷,鄭德清藥師建議,此時最好至醫院做正確的診斷後對症下藥,通常這種情況為比較嚴重的損傷,可以使用口服的肌肉鬆弛劑與止痛劑,暫時緩解急性症狀,後續配合醫生指示進行治療。
另外關節炎藥物也是民眾經常購買的藥物種類,無論平常人行動、做家事,乃至運動員都會動用到關節,而長期使用的情況下,不禁肌肉會有發炎情形,關節也會因為過度摩擦而受損,通常關節炎好發於家庭主婦、家庭主夫、運動員,或者年齡較大者,受損部位多見於手、膝蓋、髖關節等。關節炎藥物以止痛為主要功能,此時建議不要再過度使用關節,可透過適度的運動、物理治療來獲得改善,緩解關節不適。
運動員解決肌肉痠痛與關節不適症狀的經驗分享
排球運動員張詔翔同學表示,無論平時練習或是比賽上場前後,一定會進行拉筋與暖身,一方面能避免受傷,也能在比賽時有更好的表現,若肌肉痠痛時會使用中藥成分的肌肉痠痛貼布,通常會持續半天的時間,隔天痠痛的情形就會得到改善。
籃球員黃韻文同學分享自身經驗,之前曾經肌肉痠痛不已,使用痠痛貼布希望獲得改善,但藥效只持續四個小時,之後疼痛感仍很明顯,索性休息一陣子,待兩個月後不適部位自動復元才重回運動場。
鄭德清:多走多動 預防勝過於治療
另外鄭德清也提醒,無論是外用或者口服藥物,長期服用皆會對人體造成負擔,最好的情況還是平常多動,走路、運動、瑜珈、跑熱水澡促進血夜循環,可降低運動傷害與肌肉痠痛的頻率,強健的肌肉也能保護關節,避免退化性關節炎,預防勝過於治療;若有長期肌肉痠痛或關節不適的情形,也不要輕忽,應讓醫生診斷,盡早配合治療,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