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線在日常食品中,一直廣受喜愛,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木柵的手工麵線曾盛極一時,至少有四、五十年歷史,家中設麵線工廠,至今已傳了三代的工廠負責人劉欽賢說,從前木柵麵線工廠林立,現在僅剩一、二家,維持原貌的工廠更是寥寥可數,盛況不再。劉欽賢表示,手工製作的麵線較機器製的多了分彈性,人工生產過程繁雜,多次搓拉到最後乾燥的過程,必須一氣呵成,其中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讓辛苦白費,麵線的口感之所以有勁,全拜多次拉扯麵糰而來,機器製作的過程則未經此道程序。此外,最易辨別兩者差異之處在於麵線粗細,機器製的粗細一致,手工製則否,民眾在選購時不妨多加觀察。劉欽賢的妻子張月枝笑說,她國小起就在麵線工廠打工,嫁入劉家後,又從事相關工作,一輩子與麵線結下不解之緣,她說,先前麵線的乾燥過程,採日曬方式,以往在室外作業時,常要看老天臉色,可能早上晴朗,下午即變天,若突遇大雨,大量的麵線搶收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心血泡湯,後因附近大樓興建,遮住原有的陽光,都市空氣品質不佳,加上室外乾燥冒風險的種種考量下,改為室內乾燥,雖然成本較高,確實省力不少,而現今已難得一見的手工麵線工廠,更成為社區大學或附近民眾的活教材。張月枝提到,手工麵線漸漸式微,機器的大量生產非人工能及當然是一大原因,但製作過程辛苦、時間不固定,使得年輕人不願學習這項技術,傳承無人才是主要隱憂張月枝表示,訓練一名手工麵線學徒,至少要花上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獨當一面,她感嘆,在這個時代裡,肯吃苦的人畢竟少。張月枝說,無論機器如何大量生產,手工麵線的帶勁口感,是機器所不能及的,多年來已有口碑,加上近年來,民眾轉而追求手工製品的趨勢,因此手工麵線在市場上仍能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