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民:創作訴盡農民悲哀 同情原住民處境 – 1740期

賴和創作文體以小說、新詩與漢詩居多,對賴和研究深入的成大教授林瑞明說,其作品特色可歸納為三點:反映民間聲音、同情原住民、為台灣這一弱小民族打抱不平。賴和身處日據時代,其作品對於保受壓榨的農民、新舊知識分子及統治者(警察大人)都有深刻描述。《一桿「稱」仔》便是抗議統治者不義的法理;《南國哀歌》及《善訟的人的故事》皆寫盡賴和對於當時被統稱「蕃仔」的原住民不抱持偏見;《豐作》描述台灣農民受日本糖廠不公平欺壓。《同志的最後一封批信》是賴和最後一篇正式發表的小說,之後他便朝向漢詩創作發展。林瑞明表示,賴和不斷想以台灣白話文從事寫作,當他發表最後一篇小說,同時也是完全以台灣白話文創作之作品,卻未獲得普遍支持,所得反應多為「不易讀、不易懂」,主因是使用台灣白話文創作,較不易找到適用字詞,只能借字代替,因此閱讀時易讓人感覺不通順。在詩作方面,《流離曲》及《南國哀歌》是最能表現賴和個人思想的作品。前者長達二千三百多字,訴盡當時農民的悲哀;《南國哀歌》,賴和將戰士已死之結局寫在前頭,再細細描述戰爭過程,使用倒敘手法寫作,十分特殊。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