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廷威、謝皓軒/苗栗報導
近年來少子化影響全台大中小學的學生人數與收入,偏鄉小學首當其衝,體育器材和活動的缺乏,影響小學生對運動的熱誠和興趣。
體育器材受經費影響 更新久久不實行
不論是對私立或是公立大學來說,經費時常都是最令人煩惱的問題。而偏鄉小學更是如此,儘管為了未來能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多數學校都積極將校舍翻修與改建。然而其中卻有許多學校為了達到目的卻犧牲體育器材的更新,老舊的器材不僅讓學生使用上有危險,更降低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誠。
苗栗縣三義鄉建中國民小學不僅校齡超過100年,且校舍經過多次翻修。但由於經費不足,無法給附設體育館內部翻修。因為校舍改建而被迫將許多雜物暫放至體育室,造成內部擁擠使師生提取道具時非常困擾,進而影響到體育課的效率。育英國小創校至今逾60年,卻仍未有校內專用的球場。任職於育英國小的曾老師說:「雖然在經費上的確不足以改建一個新的球場,但是目前正在修建新的教學大樓供學生使用。」
體育活動缺乏多樣性 小學生無力自組社團
小學老師最大的煩惱,不只有如何規劃讓學生有興趣的課程,還包括如何管教活潑好動的學生,體育老師更是感同身受。於建中國小任教超過4年的劉老師說:「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往往化身脫韁野馬,只有扯上籃球、躲避球還是賽跑對他們來說就是純粹的娛樂活動,要在這樣的氛圍下管理他們對老師是難上加難。」
此外,雖然還是有很多小學常舉辦籃球、躲避球聯賽,但是考慮到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大多不會強迫要他們參與訓練。小學生也無法自組社團活動,對害羞、怕生的孩子來說,除了體育課沒有其他管道可以接觸運動。
小學的教育制度是教導孩子如何管理自己、授予他們責任感和上進心。而學生對運動的熱忱更是不容忽視的,部分中小學校近年也推動體育活動的多元化,例如任職於育英國小的曾老師就呼籲學生自組壘球隊參加集訓及相關訓練,並一起討論關於如何更新和改善運動會等,期望藉此來讓學生理解運動對他們的未來跟學習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