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人劇團為台北市文山區第一個社區劇團,前身是文山社區大學實驗劇團,創立至民國100年已陸續推出三部劇作,但近五年遲遲沒有新作,創辦人歐敏銓表示,正在盡力產製中。
劇團創立於民國95年3月,歐敏銓於大學時期參與國立台灣大學話劇社。有別於一般正式藝文團體,劇團成員來自文山社大社團的學生,這些團員各自有工作及家庭,歐敏銓表示,劇團內部團員的個人故事分享、反省是劇本的主要來源,最為重視的部分是自我探索,劇場的練習階段會經過肢體、情感以及技術層面,層層堆疊之下,過去所產製的三部作品分別以我是誰、父母及難關為主題。日前,新劇本的創作題材也已經找出方向了,完整的劇本還在討論中。
提及這五年的劇團狀況,歐敏銓回應,起初是參加社團的人數越來越少,後來文山社大以空間利用率過低為由,取消社團開課的資格,因此他們被迫離開,「其實教室是空的,為什麼不讓我們用?這件事情對我們是蠻挫折的。」歐敏銓沮喪地說。然而,資金籌措不易,沒有多餘的金錢租借場地,加上舞台劇場地的特殊需求,能選擇的場域太少,一度只能在台大的校園進行團練,還得承受室外風吹雨淋的影響,近幾年呈現流浪劇團的狀態,目前仍不斷尋覓新的場所。
在劇團成員的培養過程中,歐敏銓提到,新舊團員的交接和認同是最為困難的,這些年他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是,如何養成一位真正能在劇場文化生存下來的人,需要不斷因應現況而調整課程內容。
劇團於本月進行團長交接儀式,由新北市私立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小學的凌永接任新團長,本身是土生土長的木柵人,對劇團有很深的依歸感。凌永認為,劇團這段飄蕩不定的時間,就彷彿家被動搖的感覺,但正因這些顛沛流離的經歷,才讓劇團目前僅剩的六人更了解彼此的重要,並不會輕言放棄。因此,新劇作的產出對他而言,就是要把大家找回家再度聚首。
最後,歐敏銓對於台灣的社區劇團推廣及發展議題,給予最大的建議是,一定要找出團體中的靈魂人物。另外,必須具備不屈不撓的創作精神,並且在足夠的金錢及適當地點支援之條件下,才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好好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