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入列綠電 整體發展待考驗
隨著國際對環境問題越發關注,我國定下2050年淨零碳排的規劃方針,然而臺灣雖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卻直至2022年才新增海洋能躉購費率,相較其他再生能源,台灣該怎麼根據現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
完整內文隨著國際對環境問題越發關注,我國定下2050年淨零碳排的規劃方針,然而臺灣雖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卻直至2022年才新增海洋能躉購費率,相較其他再生能源,台灣該怎麼根據現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
完整內文近年推動能源轉型,各國相繼實施淨零碳排目標,再生能源與核能發電的發展眾所關注。核電的優勢讓許多人成為核能的擁護者,但在發生核災後,公眾也對其安全產生疑慮,核能議題引起廣泛討論。
完整內文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於今年十月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政策方向不佳、速度太慢等。他說明,若是2050年要達成淨零,2030時就應達成減半的里程碑,以目前的做法是不可能的,此言論一出,引起大眾再度關心臺灣目前淨零碳排的進度。
完整內文隨著重啟核四及三接遷移公投案未通過,缺電問題再次備受討論。面對電力缺口及經濟部預訂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達20%目標,尚未發展成熟的地熱能否解決台灣能源問題?
完整內文隨著重啟核四及三接遷移公投案未通過,缺電問題再次備受討論。面對電力缺口及經濟部預訂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達20%目標,尚未發展成熟的地熱能否解決台灣能源問題?
完整內文位於大屯山腳下的淡水忠寮社區山明水秀,榮獲多項農村再生的表彰獎項。近來更是轉型為智慧綠能社區,在當地民眾的協力之下,社區已建置四座太陽能民宅案場,為北台灣公民電廠的里程碑。
完整內文過去被視為嫌惡設施的畜牧場,排出的糞水一直是台灣急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政府及畜牧業者攜手推動沼氣發電這項環保綠能發電方式,不但能夠解決廢水污染的問題,還能利用其發電,不但能幫助畜牧場節省電費,也能供電給周遭住戶,達到永續的功效。
完整內文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佈消息,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325億公噸,創下歷史新高,2018年恐持續攀升。全球面臨低碳能源轉型已刻不容緩。循環不已、取之不盡的再生能源,在能源轉型的世界趨勢中,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以越來越多的形式惠及我們的生活,而綠色建築,正是再生能源集成使用的一大標竿。
完整內文離岸風電的建置可說是因應國際環境保育潮流與國內政經情勢,不僅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更可望促進能源轉型和帶動綠能產業。然而,衍伸出的爭議卻非一時片刻可以解決。攸關民生與未來發展之下,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