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遙祭保生大帝 學甲上白礁的變與不變
台南學甲暌違兩年再度舉辦的「上白礁謁祖」於農曆3月11日舉行,為早期遷台先民隔海遙拜保生大帝、念想祖靈的方式,具飲水思源意涵,流傳300年至今,不僅是當地萬眾矚目的焦點,也吸引各方信眾朝聖。
完整內文台南學甲暌違兩年再度舉辦的「上白礁謁祖」於農曆3月11日舉行,為早期遷台先民隔海遙拜保生大帝、念想祖靈的方式,具飲水思源意涵,流傳300年至今,不僅是當地萬眾矚目的焦點,也吸引各方信眾朝聖。
完整內文畢業於南台科技大學產品設計學系的李祐玫,從小對繪畫就有濃厚興趣,坦言自己過去對於廟會活動並不關注,與家將的緣分要從大學時期偶然一次的機會,和朋友一起幫台南白龍庵劉部如良應興堂拍攝家將堂復軍活動的紀錄片開始。 在這過程中,她逐漸了解將團及臉譜藝術的深遠偉大,決定利用自身設計、繪畫的專長投身其中,為傳統文化的傳承盡一份綿薄之力。
完整內文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透過結合燈光藝術與傳統工藝打造「藝術臉譜」燈組,在不違背角色初衷的前提下,採用「八家將」和「官將首」的臉譜基本元素做延伸,運用視覺藝術的手法轉化呈現,吸引民眾的目光,希望可以藉由現代藝術傳遞傳統文化價值,讓民眾更加了解台灣家將文化,
完整內文許多人對八家將有既定的負面印象,而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將八家將結合現代街舞與4D科技,深受國人喜愛,讓即將失傳的傳統廟宇活動有了一線生機,也讓台灣人更重視傳統文化的可貴,顛覆不同的樣貌,並走向國際。
完整內文陣頭文化在從前是簡單的宗教信仰,近年來逐漸成為負面意義的代名詞。在豐衣足食後感謝神明,為神付出心力的還願動作為何會被大眾視為不良文化?
完整內文台灣廟會中常見到踏著特殊步法,面帶臉譜的一群神將,多數人可能認為他們都是俗稱的「八家將」,但台灣其實還有很多類型不同的官將首及神將團等等。而近年來被冠上「流氓」、「混混」等不良頭銜的八家將,也逐漸成為流氓青少年的代名詞。神將文化究竟是惡是善,隨著鏡頭下的步伐變化,將踏出最真實的樣貌。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