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女力時代來臨  首位女面師李祐玫堅守臉譜技藝

記者 吳宜庭採訪報導 

「家將」據一般民間傳說及文獻記載,約始於唐朝中葉,種類也可分為四將、六將、八將、十將、十二將等。每當舉辦廟會活動時,各類神明的出巡都需要八家將的演出在隊伍前頭做為開導,如同神明的「左右護法」般解運祈安、捉鬼擒妖,是為臺灣重要的民俗藝術之一。 

根據文化部資料指出,府城白龍庵為家將發源地,家將的臉譜畫師稱為「面師」,面師的歷史追溯至少有160年之久。由於種種因素,各地的家將從臉譜、陣法、成員排列方式、成員名諱、裝扮、服色等,都會有不少差異。

官將首威風且嚴肅的神情,被視為神明的左右護法。圖片來源/Pixabay
八家將的演出者多半背負著社會的刻板印象,一般大眾較難深入了解此文化。圖片來源/Pixabay

偶然機緣 決心傳承臉譜技藝 

畢業於南台科技大學產品設計學系的李祐玫,從小就對繪畫就有濃厚興趣,但過去對於廟會活動並不關注,而與家將的緣分要從大學時期偶然一次的機會,和朋友一起幫台南白龍庵劉部如良應興堂,拍攝家將堂復軍活動的紀錄片開始。

在這過程中,她逐漸了解將團及臉譜藝術的深遠偉大,決定利用自身設計、繪畫的專長,投身其中,為傳統文化的傳承盡一份綿薄之力。

幫小朋友畫上合適精緻的臉譜,露出滿足的笑容。照片提供/李祐玫

獨特臉譜 背後各藏深意 

每位家將有固定的臉譜,而背後的寓意也各有不同。李祐玫說:「比如甘將軍的臉譜,是一半紅色,一半黑色,代表著善惡分明,而繪畫在額頭上的圖騰,則代表著背惡向善。」

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面師,需要的不僅是將固定的臉譜複製在扮將者臉上,還需要對面漆特別鑽研,包括面漆要如何調製才能讓扮將者持妝且不傷害皮膚、不會太油、不會太容易脫落等,每個細節都要仔細考慮。 

而不同面師的手繪製出來的臉譜,就像藝術家一樣,展現出來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甚至有時候一看到家將臉上的臉譜,就認得出是哪位面師的作品,富有個人特色。 

面對質疑聲浪 不忘初衷 

早期繪製臉譜的面師多為男性,很少看見女性在傳統廟宇及將團表演當中擔任如此重要的角色。而李祐玫打破以往傳統的性別框架,選擇在擁有嚴謹規矩的白龍庵正式拜師,成為一名女性面師。  

兩年時光匆匆,李祐玫回顧過去那段被「扮將者」和旁人不看好,甚至是背負父母的擔憂和不解,仍不畏前行的日子。從剛入門學習到能正式隨著將團出軍表演,從練習過無數張圖紙再到畫自家團員,甚至被邀請去畫正式表演。

她也曾聽過不少酸言酸語,比如:「女孩子不要隨便碰神明的東西」、「你跟著老師去公益活動有什麼用?」等,但李祐玫心裡一直有個堅定的聲音,一直不斷告訴自己,要堅定初衷,千萬別輕易忘記當初那個義無反顧加入面師行列的自己。  

李祐玫(右)與師公郭永吉(中)參加市集活動,攜手傳承這份珍貴的傳統文化。照片提供/李祐玫

「過程總是辛苦的,但要記得過去的你,會成就現在的自己。」李祐玫笑著一路走來時刻警醒著自己不論受到何人、何事的質疑或是批評,都不輕言放棄,必須謹記自我初衷。而這份純真存粹的心,也帶給她在這條路上堅持的勇氣。

守舊創新 點燃聖火 

有感於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將團文化的陌生,以及乍看之下看似難以接近的家將臉譜,埋頭踏入將團文化,沈浸臉譜藝術傳承的李祐玫,希望可以讓這項文化變得更加貼近一般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人們不需要有任何宗教背景或深遠知識就可以接觸這項文化,更希望民眾能夠不帶著有色眼光來看待將團文化。 

拜師之後,李祐玫優異的表現讓她成為如良應興堂第六代的接班人,23歲的她期盼能在「守舊創新」的根基上推廣家將臉譜,讓家將文化及臉譜藝術在更多舞台上綻放、被更多人看見,除了保留文化的傳統本質外,也能求創新。 

於是她開始不定期舉辦展覽、市集等文藝活動,也開始在自家粉絲團上發佈活動,廣邀有興趣的大小朋友一同參與,例如邀請小朋友來當迷你家將,畫上精緻的臉譜及專業的服裝,一同感受這份文化的美好與趣味。 

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擺攤,推廣臉譜藝術。照片提供/李祐玫
參與活動的全體人員大合照,臉上佈滿開心笑容。照片提供/李祐玫 

李祐玫也期許未來家將文化及臉譜藝術不再只限於特定場合才能看見,而是融入大眾的生活中,共同守護這份屬於台灣寶島的珍貴文化。

 

延伸閱讀:

陣頭傳承不易 八家將汙名化

臉譜燈組現身碧潭 艋舺面師剝皮寮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