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104010204

各國的教育型態皆不相同,了解與學習他國的益處為現今趨勢。製圖/陳玟綺
文教生活焦點

學分多≠學得多 台灣美國修課模式大不同

 大學生必須修畢學校訂定的學分數才能順利畢業。在台灣,學生想要達到順利畢業的門檻,每學期都必須修足大量學分。學分數的多寡,真的能代表學習成效嗎?國外大學又如何看待學分數,標準又是如何呢?

完整內文
線上學習過程採取一對一模式,讓使用者遇到問題能直接做發問。照片提供/Tutor ABC
文教生活

英文教育結合新科技 趕上線上教學列車!

 英文是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在各國人士之間有促進彼此溝通和了解的重要功能。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學英語除了面對面授課、書函授課外,線上教學成了新的選擇。新型態的教學模式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但學習成效如何呢?是否能符合學生、老師的期待呢?

完整內文
下課休息10分鐘是台灣教育制度的一種慣例,學生利用這段時間自由活動。攝影/鄭萱薈
文教生活

下課影響學習?台馬學生看法不同

 下課鐘聲是學生引頸期盼的樂聲,意味著中場休息的到來。在台灣,教育部明文規定,小學及中學的階段,每上一節課後,就必須提供大約10到15分鐘的下課休息時間,至於大學的上下課時間,則保留彈性,交由各校自行訂定。學生和老師如何看待下課時間呢?對於學習有沒有影響呢?

完整內文
學生放學後,多數通常還會繼續去補習班上課。攝影/陳玟綺
文教生活

上課時數多不多?各方看法大不同

 在台灣,學生為了應付每天的考試讀書與學習,待在學校或補習班的時間經常超過八小時,有的學校甚至將彈性的第八節課變成固定的輔導課,規定學生要參加才行。然而,上課時數長就真的能提升學習成效嗎?

完整內文
社團讓志同道合的同學聚集在一起,有助於讓大學階段留下深刻回憶。攝影/潘杰勝
文教生活

校園社團 邊緣化的一群

 參加社團活動,是青年磨練自我與擴大人際交流社會化的良機,各大學也都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社團,把志同道合或相符興趣的大學生連結在一起,共同學習。世新大學的社團相當蓬勃,不少學生把參加社團當成是大學生活重要的學習與成長經驗,然而,社團活動的參與者卻少見馬來西亞雙聯生參與。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