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士芬、江庭榛、黃詩庭/採訪報導
今年警察自殺案件頻傳,2023年3月發生台南市陳姓警員、6月雲林縣廖姓警務員、7月新竹縣黃姓警員自戕等多起不幸案例,使得警察心理健康問題浮出水面。我國警察機關成立「關老師」心理輔導制度已有30餘年,但由於關老師制度專業性不足,使得多數警察不願向其尋求協助。
心房難敞 員警壓力各不同
所長像三明治,要完成分局交代事項,也要維護所裡警員,甚至還需與地方民眾交流。」從警近30年的中部某派出所所長小蔡(化名)表示,自己原先身為警員,雖已通過特考,卻因為銓敘制度不完整(通過警察三等特考、銓敘警正四階,但沒有授階兩線一星官階),未能獲得應有的官階。為此,他通過警察大學二技考試進修,畢業後,由基層兩線一星巡官,接續擔任所長職務。小蔡認為,工作內容需面對地方人士、派出所警員以及分局上司,另外還有績效目標及內部管理問題等等,皆為他的壓力來源。
「每個警察對於家庭照護都是心中的遺憾。」任職於中部地區的巡佐小儒(化名)表示,對於「家庭」的責任感,是他的主要壓力源頭。因為警察工作性質的不確定性高,排休不定,舉凡逢年過節,或是家人生病時,他常常無法及時陪伴在身邊,使得他的心情時常感到鬱悶。
「身為基層員警要處理的工作真的太多了!」任職於中部地區的警員阿俊(化名)坦言,警察除了要維護基本的社會治安和交通安全,也需要幫忙處理民眾的生活瑣事,如: 夫妻吵架、妨害安寧等,民眾都會主動尋求警察的協助。他也指出,工作業務量繁重,是多數警員的主要壓力來源。
無論是基層員警,或擔任其他職務的警察,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壓力。阿俊透露,職場上多數警察都不願主動向他人傾訴。他解釋,因為警察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強烈,且屬於執法者角色,故不太輕易向他人透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很多員警不願主動尋求諮商,選擇獨自消化壓力。
工作繁重 身心俱疲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常務理事蕭仁豪表示,根據他今年所做的警察工作壓力問卷調查顯示,「曾至精神科領藥」,以及「有辭職或輕生念頭」的警察數量由2022年的71人暴增至2023年的153人。
蕭仁豪推測,2023年員警「有離職與輕生念頭」數量大幅提高的現象,與工作量增加有關。他解釋,今年警察工作計畫不僅包含例行公事,例如:掃蕩毒品、槍枝、賭博的清源專案,以及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青春專案,同時也要加強原有的社區警政再出發政策。且因近期詐騙案件猖獗,警方工作內容新增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整體而言,今年度工作量相較於往年增加許多,導致多數警員負擔繁重。
心理健康問題在早期會被視為個人抗壓性問題,容易遭旁人用異樣眼光看待。蕭仁豪表示,雖然近幾年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上級長官也意識到心理壓力不能完全歸咎於個人問題,但他們並不會有過多作為。有些長官可能會設法減輕員警工作業務量,試圖解決問題,但大部分長官都因能力受限,難以協助改善。
為了防治警察心理健康問題,根據警政署「內政部警政署辦理員警心理輔導工作計畫」規定,要求各縣市警察局設立心理輔導室,以協助員警解決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輔導室對外以「關老師」稱之。小儒表示,自己並不信任關老師制度,且身旁幾乎沒有同事尋求過關老師協助。他解釋,由於關老師的輔導員多為上級長官,較偏向官方單位,會讓員警產生抗拒心理,無法敞開心胸傾訴。
「關」懷成疑慮 求助系統專業不足?
儘管關老師制度已存在數十年,是否專業度不足及擔心被貼標籤等多種疑慮,成為員警對關老師卻步的原因。立委游毓蘭表示,關老師系統運作不理想,主要原因為承辦人員多由資深警官兼任,且缺乏專業諮商能力。他認為,此情況對於求助的員警而言,難以應付身心壓力需求。
此外,「貼標籤」及「保密性」等顧慮,也讓多數員警對尋求關老師協助產生猶豫。蕭仁豪表示,由於關老師設置地點位於警局內,多數員警擔憂接受輔導後,可能被其他同事或主管「貼標籤」,認為「你這個人有問題」,進而在職場上遭受不公平對待。同時,他也指出,因經費不足,使關老師承辦人員大多聘請資深及退休員警擔任,基層員警們擔心,諮商內容可能被上級長官得知。
國內外應對警察心理壓力的協助系統存在制度性差異。台北醫學大學講師張維揚指出,美國的警察機構通常會有專業臨床心理師長期進駐,當員警面臨心理創傷或壓力問題時,他們會立即評估並提供協助。游毓蘭坦言,台灣藉由「關老師轉介」方式,進行「身心健康諮詢服務」,僅有當警察面臨心理負擔沉重時,警局才會聘請心理輔導諮詢委員至機關內部提供諮商。
除擁有專業心理諮商師進駐機構,蕭仁豪表示,美國也有「同儕協助團體」制度。他解釋,此制度的設立是因為具有相同職業背景的人更能理解彼此的壓力來源,因此,同業的工作者可透過同儕支持的方式互相傾訴,以釋放壓力。
關老師制度存在問題,與國內外制度的差別,皆凸顯出我國在警察心理壓力支援方面仍有改善空間。政府需加強相關政策和措施,以確保警察在面對心理壓力時能夠獲得適切的支援和協助。
心理負擔難解 多管道能改善?
「關老師」專業性缺乏,導致尋求此管道協助之警察數量不多。目前警政署已推行「委外諮商服務」作為減緩警察壓力的另一方案,然而,蕭仁豪認為應加強關老師專業性訓練。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教授黃健也期盼,警政署應加強員警心理調查,讓有需求之警察能迅速得到對應協助。
關老師主要由警官兼任,專業知識未必充足,難以應付警察的身心壓力。蕭仁豪建議,警局應加強關老師的專業度訓練,從警察機關內部找出具備耐心的合適人選,並進行完整培育課程,讓關老師制度更加完善。
近年來,為解決關老師使用率低的問題,警局也推行更具保密性之「委外預約諮商服務」。游毓蘭指出,2021年透過委外預約諮商服務之警察僅400多位,而2022年願意接受諮商服務之警察已提升至近600位,諮商人數穩定上升。她也認為,若能進一步加強除關老師以外的心理諮商服務,來尋求協助之警察比例也會增高。
黃健同時也擔任台北市警察機構心理輔導員的職務,他表示,目前各縣市警局較少針對轄下員警進行心理評估測量。他認為,若能加強心理評估調查,可以盡早發現及幫助員警應對心理壓力,提供適切的診療和支援。
除透過上述方式解決員警心理壓力問題,游毓蘭盼望,各警察分局能夠聘請至少一名以上心理輔導專業的專責人員,自機關內部改善風氣,使有心理壓力的警察願意主動求助。不過她也提到,由於我國人事制度頗為僵化,若要增設心理諮商專業人力,需通過銓敘考試、《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等程序,才可推行此政策,因此大幅的員額增置通常較難實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