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簡品捷、劉凡瑋、鄭惟心/採訪報導
在2010年,龍舟首次被納入亞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而在台灣,龍舟運動發展逐漸普及,每年都會舉行多場龍舟競賽。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由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舉辦至今已有32年歷史。更是國內外最具有指標性的競技賽事。
歷史悠久 避災祈福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何亞宜表示,追溯端午划龍舟的歷史,可分為祭祀龍王和競賽划舟兩部分;而祭祀龍王、海神的習俗,早在西元前四千年的中國苗族和台灣原住民族中即十分普及,最初的動機是為了驅離瘟疫和祈求豐收。但在民俗故事的流傳下,出現了眾多說法。
何亞宜提及,屈原的故事最廣為流傳的原因,乃其愛國意識較符合執政者的期望,所以官方在推廣故事時也更願意使用屈原投江的版本。進而演變成現代深植於百姓心中的龍舟起源。
對於龍舟競賽的奪標環節,何亞宜解釋,奪標的設計從唐代開始發展,目的在於增快前進速度,百姓們會特別替龍舟漆上黑色的油漆,所以龍舟比賽在唐代便逐漸發展成具體的形式。
亞洲規模最大的性別友善龍舟隊伍——彩虹重擊龍舟隊隊長謝漢風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各賽事主辦早已改用電子設備精準判斷奪標的時間分出名次,但少部分龍舟競賽仍保留了「奪標」的傳統,更增添了競賽的刺激性。
台北市龍舟協會理事長陳文尚指出,龍舟發展至今在傳承方面相對困難,台北市龍舟協會針對鄰近基隆河的國高中都有安排划龍舟的課程與活動,卻因龍舟運動著重體能訓練和整齊一致的動作,練習過程較為乏味,學生們總興致缺缺;但新北市議長盃活動小組林佳柔則表示,因應少子化在去年首度推出小型龍舟競賽,報名很快就額滿。
高效訓練 團隊精神
彩虹重擊龍舟隊屬於社會隊伍,謝漢風提到,隊員們平時都還有正職的工作,所以大家練習時間上較難配合。不同於其他社會隊伍選擇在平日凌晨五六點做訓練,訓練完再各自去上班。彩虹重擊龍舟隊選擇在周末相對友善的時段訓練,練習時間少了許多,為此他們新增一位技術長強化課表規劃,注重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高效率的訓練。
「可以划船的日子就是好日子」謝漢風笑著說,前兩年受到疫情攪局、加上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和隊友接續確診,大大的縮減能夠練習的時間,最長曾停練三個月左右。謝漢風接著補充,睽違數月再次舉起槳划船,訓練過程雖艱苦卻無法擊倒我們熱愛運動的心,只要能夠順利參賽就讓大家十分感動、格外珍惜。
彩虹重擊龍舟隊公關長孟純德分享,2021年的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受疫情影響延期五個月,主辦單位盡力促成比賽,也因應疫情提出彈性較大的競賽規範,比如增加替補數量等,盡量讓大家有一場完整的比賽。同時也提到疫情期間隊員們積極在家做體能訓練以維持基本體力。
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回憶就是那年延後到雙十連假舉辦龍舟競賽,一邊划龍舟一邊看著天空國旗飄揚的樣子很讓人震撼、感動。
強化體能訓練 重視奪標技術
彩虹重擊龍舟隊技術長楊智鈞補充,團隊目前有118位成員,有50-60位成員是較常參與訓練,但因工作關係,不一定每次訓練都能參與。雖然每次練習的成員不固定,但會依當天出席狀況調整課表,根據體重規劃戰術,讓每次訓練都能夠順利進行。
針對訓練課表,楊智鈞提到,動作的一致性是區別初學者和選手的指標,而這也不單單只是透過實體訓練就能達成,每支隊伍有各自的動作標準,初學者需要花上幾個月的前置時間學習。
楊智鈞說,發力技巧也是關鍵因素,龍舟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許多人認為龍舟運動會使用到大量的手部力量,其實手部是相較之下發力較少的部位,統一腿部、軀幹及身體的轉動,才有機會調整一致性及協調性。
謝漢風提及,隊伍經營分為兩個面向,團隊管理以及如何追求優異的成績,除了維持團體的凝聚力外,更要提升專業程度 。目前隊內也有龍舟丙級和乙級教練的選手,在今年更設立了技術長的職位,制定專業的訓練課表,讓選手不斷的在技術層面精進。
謝漢風感嘆,在成立龍舟隊初期,因性別意識較明顯被定位為以聯誼為主的團體,但經過努力,彩虹重擊龍舟隊在2022年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獲得第五以及第六名的佳績,得到友隊的肯定。
楊智鈞談到,龍舟運動是團體競賽,比賽中每個選手狀況不一。例如在500公尺比賽時,有的選手體能只能負荷300公尺,但因隊友還沒放棄,促使自己在每次比賽的過程中突破自我,這正是這項運動迷人之處。
水上運動限制多 硬體設施待改善
根據2021年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競賽規程,競賽類組分為大小型龍舟,兩者皆有男子組、女子組、混合組可報名參賽,小型龍舟更加開高中職組及常青組。台北市政府在過去為鼓勵常青組報名,特別開放免繳報名費,且在無違規情形下完賽將補助兩萬元,然2023年卻取消補助,並恢復繳交報名費。(大會於2023年3月27日調整規章,恢復補助獎金。)
謝漢風提到,龍舟運動與其他水上運動相比,地域限制較多,雙北市僅基隆河、碧潭及三重的忠孝碼頭可以練習,在場地旁也沒有相關硬體設施提供選手使用,若是能加設淋浴間提供選手們練習完做清洗,或是設立儲藏室供放置個人雜物及船槳等等,將會提升整體品質、讓選手們心無旁騖地練習。
楊智鈞補充,進行水域活動需向政府機關申請證照,另外船隻租借的金額也是一大考量。彩虹重擊龍舟隊人數相對多,費用對成員負擔較小,反觀只有十到二十人的小型龍舟隊,必須在團體支出上作取捨。
對於環境,陳文尚也提出建議,他認為政府在龍舟訓練場域的碼頭及河堤兩側可加強規劃,像是增設自行車及餐車、劃分自行車道及人行道等,皆對於推廣龍舟運動有更大的幫助。
謝漢風強調,政府增加規範導致龍舟運動執行不易,應透過其他配套措施來達成平衡,包括改善硬體公共設備,或是發放獎金鼓勵競賽,龍舟選手都希望政府能正視這項運動,藉由各地方龍舟協會與體育局搭起友善溝通的橋樑,讓選手有好的環境備賽,期能在國際比賽中取得好的名次,為台灣爭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