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體除毛正流行 揭密毛髮功能

記者 王子尹、陳昱婷、顧永捷/採訪報導

近年來,除毛不僅是大眾對美的追求,更成了維護健康的條件,隨著觀念的改變,除了腋下、手臂等部位的毛髮,對於私密處除毛的接受度也逐漸提高。婦產科醫師蘇俊源指出,過密的毛髮會阻礙清潔,尤其台灣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甚至有感染的風險,因此正確的除毛以及護理方式愈顯重要。 

固定生長週期

人類在演化歷程中,大部分的毛髮已經退化。皮膚科醫師胡怡萱說明,動物的毛髮有保護及保暖的作用,人類的毛髮則大多是為了防止活動時,皮膚組織與外界產生的摩擦。

各部位的毛髮也有不同的功能,胡怡萱提到,例如眉毛、睫毛能阻擋外界空氣髒污;鼻毛除了有過濾的作用,更具備調節空氣溫度及濕度的功能;頭髮則是對頭皮達到保護的效果,髮量若較稀少容易造成頭皮曬傷。她也補充:「髮量多寡也與人際關係相關,大眾會認為髮量茂密是一種健康、年輕的象徵。」 

胡怡萱指出,毛髮有固定的生長週期,分別為生長期(anagen)、衰退期或稱過渡期(catagen)與休止期(telogen)。每個部位毛髮的生長週期不盡相同,而頭髮為毛髮中可以生長最久的,其週期大約是兩年至六年,經由完整的生長週期後自然脫落。

頭髮生長週期示意圖。資料來源/皮膚科醫師胡怡萱、製圖/顧永捷。

胡怡萱表示,毛髮的成分以角質蛋白為主,而除去的毛髮都是已壞死的組織,再經由毛囊根部重新生長。熱蠟除毛業者楊逸忻補充,毛囊生長期會分泌黑色素使毛髮生長,待生長結束進入衰退期、 休止期,則將養分儲存於毛囊裡,也就是肉眼可見包覆於髮根的白色粒狀。

皮膚科醫師胡怡萱講解人體毛囊構造。攝影/王子尹

隨著除毛逐漸受大眾所接受,其方式也更加多元,目前大致區分為三種:自行刮除、熱蠟除毛以及雷射除毛專業除毛師蔡庭豪表示,民眾自己刮除體毛,僅除掉皮膚表面的毛髮,日後會再長出新的毛髮,不會因此改變其生長速度;熱蠟除毛的原理是將毛髮連根拔起,毛囊也會連帶被去除,使再生的毛髮變細。不過他也提及,熱蠟並不具侵入性,因此只能減緩毛髮生長速度,而非讓毛髮完全不生長。 

相較個人自行除毛,除毛師無視線死角,可以看清毛流,並順著毛流塗蠟,逆向毛流加以撕除。攝影/陳昱婷
熱蠟除毛在不同部位用蠟以及工具有所差異,粉色硬蠟用以去除硬毛,黃色軟蠟則為去除軟毛。攝影/王子尹

雷射除毛則是採用真空技術,蘇俊源說明,真空雷射吸起表皮的肌膚既能降低疼痛感,又能破壞毛囊,使毛髮停止生長,療程中也不會有傷口、溫度控制不當的問題。此外,毛髮的生長週期不同,做一次雷射僅破壞單一時期的毛髮,無法有效根除,通常需做三至五次治療,才能達到永久除毛。  

除毛方式的比較。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製圖/謝佳妘。

除毛與否  眾說紛紜  

究竟除毛是個人意願的選擇,還是危及健康的必要需求,各有不同見解。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指出,若病人感染到陰蝨等性傳染病,就會建議除毛,因為此類型性病常依附在毛髮之間。但除此之外,若無影響生活,並無建議大眾一定要除毛。

胡怡萱表示,肥胖或是汗腺較發達的人,流汗時若無毛髮的緩衝,皮膚長時間摩擦下,容易產生紅腫、破皮的情況,即是俗稱的「對磨疹」。她也補充,除非有感染的患者才會建議除毛,像是菜花長在私密處黏膜的皮膚上,若做好除毛,能快速治療,後續也較方便觀察、改善情況。 

婦產科醫師蘇俊源則認為:「除毛對女性私密處的健康是加分的,不會扣分。」使用正確的除毛方式有助於衛生方面的維護,尤其女性月經來時,經血含有許多蛋白質,私密處容易滋生細菌,若讓毛髮減量即可降低感染機率。 

感染別慌 醫師來解答 

除毛並非零風險,亦可能出現皮膚紅腫、感染發炎等情況,蔡庭豪表示,術後最容易發生內包毛以及痘痘等毛囊炎;顧芳瑜對此解釋,熱蠟除毛是將毛孔直接拔除,每一個毛孔都是小傷口,若細菌跑進去,就會造成毛囊的細菌感染,建議除完後注意清潔,或塗抗生素藥膏,預防感染。  

此外,若除毛方法不當,輕則發炎紅腫,重則可能對皮膚造成直接傷害楊逸忻表示,曾遇客人因除毛師手法不當,第一層皮膚直接被撕除,私密處產生灼熱感,甚至流出大量組織液。楊逸忻解釋正常除毛時會一手壓著皮膚,一手撕除,除了避免皮膚鬆動遭拉扯,也減輕客人疼痛感。  

近來不論男女,有意去除私密處毛髮者漸增,但需注意的是,不僅表層皮膚可能受傷,亦可能導致泌尿道發炎顧芳瑜指出,因私密處與尿道位置十分接近,容易引起感染,且女生泌尿道感染的比率大約三成,其中又有三成會反覆感染,相較男生高出很多,原因在於女生的泌尿道較短,約二至三公分;男生尿道至少都有五公分以上 ,細菌不容易經由尿道跑進膀胱,因此感染比例較低。  

顧芳瑜補充說明,泌尿道感染男女症狀大致類似,一般症狀包含:尿尿會痛,頻尿、血尿,或下腹部悶脹,各科別醫生均可處理,服用抗生素約三至七天即可康復;但若出現孕婦泌尿道感染、陰道感染、合併結石等複雜性泌尿道感染,他特別呼籲:「務必找泌尿科專業醫師看診 

民眾若有看診需求,建議尋求各科專門醫生。攝影/王子尹

體毛知識補帖

坊間流傳許多有關毛髮的誤解,例如:白頭髮會越拔越多、體毛會越刮越粗等。對此,胡怡萱解釋,白頭髮不一定會越拔越多。民眾會產生此種錯覺是因為,一個毛囊可生長一至三根毛髮,「原本可能只長一根白頭髮,但如果去拔,毛囊受到刺激,可能反而長得更好,變成長兩三根」。她也特別提醒,若經常刺激毛囊,可能導致毛囊壞死,就無法再生成毛髮。   

至於體毛是否會越刮越粗,則各有見解。楊逸忻表示:「自行刮除毛髮後,毛根就會長出更粗的毛髮來支撐,或是毛孔變粗大,長出來的毛髮也會變粗。」胡怡萱則認為,民眾刮完毛後會覺得毛髮變粗,是因為毛髮根部本就較末梢粗大,刮除後毛髮是一個橫切面,因此視覺上會看起來比較粗。  

除毛後是否較容易色素沈澱,胡怡萱指出兩種可能,一是除毛後皮膚與皮膚間更容易摩擦,就可能造成色素沈澱;二則是除毛方式不正確,造成皮膚受傷、發炎,也易導致色素沈澱,稱為「發炎後色素沈澱」,痘痘、濕疹也包含在內。蘇俊源也表示,除毛本身不會造成色素沈澱,但若沒做好清潔保養,皮膚下長期的角質化,顏色才會較為暗沉。

專家解釋常見毛髮迷思。資料來源/胡怡萱、製圖/王子尹。

除毛方式百百種,民眾若有需求,除了挑對方式,後續的清潔保養也十分重要。胡怡萱提到,除完毛後皮膚較敏感,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產品,像是果酸乳液等,使用一般保濕型乳液保養即可;亦要避免泡溫泉,以防毛囊感染。 

 

延伸閱讀: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