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亦真、張雅筑/採訪報導
台灣四面環海,許多民眾靠海生活,但全台各地沙岸侵蝕問題一直存在,除了影響沙岸生物生存,也影響養殖、觀光產業,更有可能危及民眾人身安全。目前各界積極推動沙岸防護,期望沙岸侵蝕能減緩,並讓海岸地區得以永續發展。
近年來,台南市北門區的沙岸侵蝕問題嚴重,在台南著名觀光景點雙春濱海遊憩區內的六座觀海樓,更是因此被沙丘吞沒。原本寬闊的沙灘縮減,到訪的遊客只能在狹窄的沙灘上遊憩,地貌與幾年前相去甚遠。除了影響當地觀光,也可能影響養殖漁業及民眾的生命安全。經濟部水利署台南市一級海岸防護計畫草案中便紀錄北門海堤在105年受梅姬颱風影響,出現堤體掏空情況。
新竹縣竹北市的烏魚養殖業者郭宮寶認為,在魚塭附近的新月沙灘侵蝕嚴重,原來離潮線大約500到600公尺的魚塭,現在離潮線只剩下50到100公尺遠。郭宮寶說:「如果再不處理的話,我這魚塭可能就流走了,真的變成汪洋大海了。」目前水利署第二河川局養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則種樹固沙,改善當地情況。
沙岸侵蝕除了對人類有影響,對於許多生活在沙岸的生物,如螃蟹、海龜等會有影響,造成他們棲地減少。沙灘的情況不穩定,沙灘沿岸的植物也被侵蝕,就會造成棲息在此的動物生存困難,如海龜若是在這樣的沙岸產卵,卵就有可能被海浪沖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坦言:「海龜會找另一個可以產卵的沙灘,這個沙灘牠們可能就永遠不會回來了。」
沙岸侵蝕的成因有許多種,可分為人為以及自然因素,自然的因素有颱風,而河川攔砂、漁港開發、填海建設工業區,都是人為因素。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副教授曾以帆表示,民國50年代到70年代對河川並無管制取砂,因此海岸退縮明顯,如濁水溪、八掌溪等河川輸沙減少。
氣候變遷也是造成沙岸侵蝕的原因之一,極端氣候的增加,如密集颱風來時的大浪把海堤的沙捲回外海沉積,造成沙灘的沙減少,而下一場颱風接著到來,同樣情況發生,海沙無法回填到陸地,造成沙岸侵蝕。
減緩沙岸侵蝕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更分為硬性工法及柔性工法,如丟消波塊或是廢棄船隻、公車等,製成離岸堤、突堤,或是建築海堤,阻擋波浪對沙灘的侵蝕。而柔性的方法有養灘、定砂籬,或是改變離岸堤內容物的材質,如換成石頭、或是沙腸袋等。
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 |
民國104年內政部營建署為了促進海岸地區永續發展,通過海岸管理法,目的為因應氣候變遷,防治海岸災害、環境破壞,復育海岸資源,並整合海岸管理。經濟部水利署河川海岸組第一科長陳春伸表示:「這樣可以讓各單位整合,避免競合。」
目前水利署為了防治沙岸侵蝕,都會定期測量地形以及潮位高,另外在某些需重點觀測的地方也會進行多音束的測量。另外,水利署除了持續監測侵蝕速率外,也積極採用較為自然的柔性工法為主,希望以自然材料減緩沙岸侵蝕,像在台南市北門區,便是採用養灘的方式進行;而新竹的新月沙灘,則是用木樁方式進行。
曾以帆認為沙腸袋的工法是目前最適合台灣西海岸的方式,布料裡頭裝沙,投擲到外海成為離岸堤,並在外以石頭加固,避免漂流木等刺破沙腸,這樣的柔性工法既可達到保護沙岸的效果,也可以讓景觀保持自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