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新生命 開創傳統藝術新樣貌

記者 洪子鈺陳婉榕/採訪報導

由台北曲藝團團長葉怡均打造的相聲團體「愛笑斯坦」,是由五位青年相聲演員組成,期盼透過創新的表演內容,吸引年輕觀眾欣賞相聲這門民俗藝術。照片提供/愛笑斯坦

為了延續相聲文化,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台北曲藝團打造新生代相聲男團「愛笑斯坦」。「愛笑斯坦」是由洪子晏、段彥希、吳思偉、宋明翰、吳胤頡五位青年相聲演員所組成,平均年齡24歲的他們包辦團裡事務,在有限的資源下,仍堅持所愛,學習相聲這門傳統藝術,賦予它新的生命。 

愛笑斯坦的成員自年幼便開始學習相聲,創作靈感皆從日常生活而來。照片提供/愛笑斯坦

提到相聲,大家可能會聯想到身穿長褂的演員在舞台上一來一往表演段子,逗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而相聲歷史發展悠久,經過時代變遷發展成不同形式的相聲類型。致力於推廣傳統說唱藝術的台北曲藝團集結五位青年演員,成立團體「愛笑斯坦」,幕後推手台北曲藝團團長葉怡均談起當年組團的過程,當時她在台北曲藝團創立文教部,開始訓練練功房的小朋友,教導他們說唱藝術,就這樣一路訓練,直到高中甚至大學。

但漸漸地,這些在練功房長大的小朋友開始遇到人生轉折,這也讓葉怡均萌生幫助他們成長的念頭。葉怡均回憶:「觀眾會覺得這些年輕表演者很嫩,演出如果都一直是這樣的話,他們可以獲得栽培的機會比較小,可是他們要如何補足這些差距呢,於是我就在想說,應該能給他們一個獨立的成長空間」。 

成員之一的吳思偉從國一便開始接觸相聲,他分享學習相聲的過程,自基本功如從肢體、聲音表達等訓練起,穩固相聲技能基礎。再跟著老師學如何妥善運用這些技能,並應用在表演段子上。他認為,愛笑斯坦的特色是相聲界中罕見年輕的專業團體,不局限於傳統表演形式,勇於突破,也不斷創新。 

吳思偉(左)過去是學京劇出身,在創作過程中會觀賞不同的表演來激發靈感。攝影/陳婉榕

年僅18歲的成員吳胤頡加入團體後除了演出,也要處理改編劇本排演等事務。目前仍在求學階段的他已確立自己的志向,將來會走向相聲專業之路。他認為,拜團長葉怡均為師後,不只關係因傳授學問而變得密切,更多的是背負著傳承的使命。 

年紀最小的成員吳胤頡因小時候參加台北曲藝團的體驗營接觸到相聲,從此與相聲結下不解之緣。攝影/陳婉榕

熟練傳統 同時也要思維創新 

傳統表演藝術如戲曲、舞蹈、音樂或是說唱,都會面臨傳統與創新的課題。葉怡均認為傳統與創新兩條路線應該同時進行,在說唱教學領域耕耘多年的她進一步指出,教學上除了要求紮實的基本功,不斷磨練基礎,更要精熟傳統段子,不管觀眾能否接受,還是要學習,否則便失去藝術傳承的意義。 

吳思偉透露,其實自己很喜歡表演傳統的方言段子,但由於觀眾對於傳統的方言段子較不熟悉,表演起來也會影響到效果,因此要如何重新詮釋傳統的段子是一大考驗。

除了傳新,葉怡均也嚴格要求成員精通傳統段子,演出時會有現場觀眾隨機抽段子讓成員表演的橋段,相當考驗演員功力。照片提供/愛笑斯坦

舞台經驗豐富的台北曲藝團資深團員謝小玲坦言:「若年輕的觀眾沒有增加的趨勢,相聲這一行就會慢慢的沒落,所以我們現在一直培養新觀眾,那要培養新觀眾,就是不能講太老的段子 ,一定要融入一些時事且創新。」

熱愛傳統 在相聲藝術上獨領風騷 

相聲演員在創作段子的過程並非短時間內即可達成,掌握傳統技巧結合時事,也要隨著觀眾的喜好不同來更改內容,並且發揮自己的魅力。葉怡均以培育愛笑斯坦為例,團員所設計的段子從訂定主題討論結構都是經過無數次的調整,甚至邀請中國馬來西亞等地的專家給予修正建議,才得以展現在觀眾面前。 

在傳統逐漸式微的時代,愛笑斯坦以青年之姿闖蕩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攝影/洪子鈺

現任台北曲藝團團長葉怡均期盼,目前走向相聲專業道路上的後起之秀們能夠堅持下去,更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群眾,讓古典的說唱藝術相聲能夠繼續活在當代時空下,使舊有表演藝術重生蛻變。 

 

延伸閱讀

傳統說唱藝術文化 陶冶孩童性情

漆線工藝重生 顏金益貫徹職人精神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