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簡佳伃、王祉茜/採訪報導
北投,人們最先聯想到的就是著名的溫泉,但溫泉以外的北投有著什麼故事卻鮮為人知。在1950年代戒嚴時期,隸屬於陽明山管理局(舊稱草山管理局)的北投鎮,是當時國民黨政府所建構的軍事重鎮,許多軍事情報機關皆設於此,包含警備總部北投調查組、憲兵隊、美軍顧問團以及「白團」等。
台北市文化局2022年3月舉辦《拾遺台北:白色恐怖時期人權歷史場址走讀活動》,邀請民眾走訪生活中的文化資產與人權場址。其中,北投場由北投說書人林智海擔任走讀講師,帶領民眾從不同的視角重新認識北投。
林智海回想起小時候,鄉土教育課程時叔叔阿姨會來說故事,講到北投就是提到日本時代的溫泉,但是都會忽略戰後時代發展的故事。
「不同時代的人在這邊留下現在還可以看到的痕跡,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林智海表示,他這幾年針對戰後的歷史去挖掘,發現原來陽明山管理局、白色恐怖等這些比較特殊的政治情勢中,北投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才開始去發展這樣的一個走讀路線,帶民眾認識這些故事。
林智海提到,一般遊客來到北投,到地熱谷就會折返,但其實有許多文化資產散佈在更山上一點的地方。像是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眷村——中心新村,前身是日本陸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轉地療養所,日俄戰爭時大量經由新北投車站後送的日本傷兵容納於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警備總部接收北投醫院,並且將日軍移交之房舍當作國軍宿舍,是全台唯一具有溫泉公共澡堂的軍醫眷村。
而北投地區由於靠山,擁有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早期利用自然地形挖設了防空洞、防空壕溝等構造物,做為空襲時的避難場所,在北投兒童樂園裡就有從日治時期即建立的隱密防空洞,國民政府來台後仍沿用此設施。
現今北投的文化資產皆已曝光,但是在戒嚴時期的北投究竟是如何運作,仍然如同濃煙覆蓋一般的神秘。參加活動的賴先生認為,雖然走讀活動並沒有辦法很清楚地對於北投的歷史給予解釋說明,但能更貼近當時的政治權力核心,了解「為何要使用這個方法,在這個地方做這樣的事情」,帶給大眾更多的想像空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