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打鬥 揭開泰拳神秘紗

記者 李慈恩、王瑀凡、張閔雅/採訪報導

赤手空拳的搏擊,將對手打倒在地直到無法起身,這是多數人對於泰拳這項運動的印象,但泰拳並非只有看似暴力的一面,其 實學習泰拳也是一種抒發壓力的 方式,在泰國文化中更佔有重要 的一席之地。  

曾經獲得第12屆全國泰拳錦標賽女子48公斤級冠軍的選手劉心荷,雖然外貌斯文,但打拳時卻有絲毫不輸男人的魄力,她因為碰巧在電視上看見綜合格鬥的比賽,因此對泰拳產生興趣並踏入這項運動。 

國泰拳錦標賽女子48公斤級冠軍劉心荷。攝影/張閔雅

劉心荷表示,她的母親認為女生只要做瑜珈這類看起來較不激烈的運動就好,但她認為其實泰拳並不像一般大眾所認為的危險,因為練習時每個人都會帶著拳套,並且對著手靶出拳,就算是上場比賽,選手也會有護具保護,因此不容易受傷。

不論是藉由打沙包釋放壓力,或是單純當作運動強健身心,泰拳還有許多除了打鬥之外的趣味能探索。

選手劉心荷與教練的日常訓練。攝影/張閔雅

歷史悠久 古今泰拳的演變

泰拳至今在泰國仍是一項非常興盛的運動,來自泰國的泰拳教練──弓他那,從八歲時便開始參加泰拳比賽,至今已打了超過 二十年的泰拳。弓他那因為他的父母喜歡觀賞泰拳比賽,而他在一起看了以後也愛上泰拳,便從此開啟學習泰拳的旅程。

而弓他那表示,其實在泰國許多家境有困難的家庭會讓孩子學習泰拳,為的就是讓他們能參加職業比賽賺取獎金以貼補家用。 在弓他那的家鄉更是每逢節日便會舉辦各種比賽,這也是為什麼泰拳在泰國有悠久的歷史,但現在仍未沒落的原因。

現今所看到的泰拳和過去的泰拳是有差異的,時代較久遠的泰拳又被稱作「古泰拳」,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作戰,因此殺傷力也較強。而古泰拳和現在所看到泰拳最顯著的差異,就是打拳者的手上纏繞的是麻繩,現今常見打拳者手上戴的拳套,其實是因為受到西方拳擊的影響,才漸漸轉變為戴拳套或是綁手帶。

現在的泰拳選手以綁手帶或拳套代替棉麻繩。攝影/張閔雅

泰拳漸興盛 台灣賽事漸增

台灣學習泰拳的人數在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多數還是以運動為主。在泰拳的推廣方面,泰拳館教練謝宥勝表示,過去台灣只有中華民國泰國拳協會,並且一年只有一場比賽,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泰拳館成立後,會聯合舉辦一些邀請賽,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泰拳這項運動。 

台灣目前有許多優秀的選手,仍繼續在泰拳這項運動中努力耕耘,謝宥勝表示,希望未來政府能多幫助泰拳在台灣發展,舉辦一些比賽讓更多人注意到這項充滿文化內涵的運動。

泰拳比賽開始前,應雙方敬禮表示敬意。攝影/王瑀凡

格鬥運動夯 打泰拳解放身心?

近年來「格鬥運動」在台灣掀起一陣熱潮,年齡由學生橫跨到熟齡層,民眾開始嘗試走進拳館練拳。而「泰拳」是一項必須同時運用拳、腿、肘、膝來進行攻擊的高強度運動,練習過程中的「打靶」、「打沙包」即是訓練手臂、核心、背部肌肉及腿部肌肉的項目。透過短時間、高強度的出拳,運動危險性低的同時又能迅速消耗熱量,更能抒發壓力,因而成為新興運動。

學生依著教練的上課進度,在基礎體能訓練及基本動作練習之後,教練會將學員們拆成兩人一組,開始進行打沙包和打靶的訓練。拳館學員黃俐榛分享,她自己曾在就學時參加過排球系隊,畢業後為了能再透過運動與人互動,才會選擇來練拳。

拳館學員黃俐榛賣力練習打靶。攝影/王瑀凡

而黃俐榛也說,回想起第一次練拳的情況,首嘗踢沙包便把整隻腳踢出一大片瘀青,直到多次練習和動作調整後才掌握訣竅。習拳過程中,因為需要在短時間、近距離的條件下,進行爆發性的高強度拳、腿法練習,過程中不僅考驗著練習者的身體耐受度,更是不斷挑戰著自我意志力的堅持。同樣是拳館學員之一的張似瑋便表示,從最初打拳不見起色,直到後來逐漸看到自己的進步與肯定,這才重新建立起了自信。

談及在打泰拳上磨練身心理的心路歷程,張似瑋說道,因為打拳需要不斷地反覆練習並調整動作,在這樣的心境下磨出更多的耐心,並將此運用於工作上。

在泰拳逐漸興起的這個世代,兩人也給予初學者相當真切的建議。而黃俐榛則引用了作者王勝忠曾在書中寫下的一句話——「你不一定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一定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不同拳種差異性 拳擊格鬥一家親

拳擊格鬥運動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除了泰拳外,還有「散打」、「拳擊」等相關熱門拳種,而不同的拳種間也存在著部分差異,但對防身及心肺上皆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初學者在理解拳種的差異之後,也才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學習的拳種,並做進一步的練習。

泰拳相較於其他拳種最大的差異在於,可以攻擊肘跟膝,因此會出現兩人抱在一起──「纏抱」的動作,因纏抱的過程是很近距離的接觸到身體,故多會使用膝撞或是肘擊,使得泰拳進攻招式相比其他拳種更為多樣化。而泰拳在實戰時會很大力的攻擊對手,是項追求爆發力的運動。

另一方面,泰拳相比拳擊則是不能使用雙腳攻擊,比賽過程只能以拳頭進攻,並搭配上腳的靈活位置移動,且拳擊只能攻擊對手的正面及腰部以上,故整體速度感較泰拳快一些;而散打則著重於拳、腿和摔的攻擊部分。在各式拳種中,能運用身體四肢去面對不同的情況,從中感受到拳擊格鬥運動的特別之處。

泰拳館內提供給學生使用的拳擊手套、沙包。攝影/張閔雅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撕除被汙名的標籤 青年用拳擊改寫生命

「拳」面窺探 拳擊運動面面觀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